|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1 引言 | 第13-2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 ·内燃机传热研究的进展及现状 | 第15-24页 |
| ·内燃机传热试验研究及进展 | 第15-16页 |
| ·内燃机传热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 ·耦合全仿真模拟思想及进展 | 第22-24页 |
| ·燃烧室部件传热非均匀性对工作过程影响的研究及进展 | 第24-2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25-27页 |
| 2 燃烧室部件耦合传热全仿真模拟研究 | 第27-55页 |
| ·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27-38页 |
| ·燃烧室固体部件间的耦合模型 | 第27-36页 |
| ·流固耦合换热模型 | 第36-38页 |
| ·实机模型 | 第38-39页 |
| ·模拟计算 | 第39-51页 |
| ·耦合部件稳态模拟计算 | 第39-47页 |
| ·耦合部件瞬态模拟计算 | 第47-51页 |
| ·试验验证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3 燃烧室部件传热时间非均匀性对柴油机整体性能的影响 | 第55-75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55-62页 |
| ·物理模型 | 第55-56页 |
| ·缸内工作过程数学模型 | 第56-61页 |
| ·计算模型 | 第61页 |
| ·缸内热边界条件 | 第61-62页 |
| ·实机模型 | 第62页 |
| ·计算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62-66页 |
| ·发动机性能实验 | 第63-64页 |
| ·对比分析 | 第64-66页 |
| ·燃烧室部件传热时间非均匀性对工作过程的影响 | 第66-69页 |
| ·燃烧室部件壁面温度分布 | 第66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6-69页 |
| ·燃烧室部件表面温度变化对工作过程的影响 | 第69-73页 |
| ·不同燃烧室部件表面温度 | 第69-70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0-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4 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的多维瞬态数值模拟及校验 | 第75-123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75-101页 |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75-76页 |
| ·湍流模型 | 第76-82页 |
| ·壁面流动模型 | 第82-83页 |
| ·喷雾模型 | 第83-89页 |
| ·燃烧模型 | 第89-92页 |
| ·壁面换热模型 | 第92-99页 |
| ·灰气体加权和模型(WSGGM,Weighted Sum of Gray Gases Model) | 第99-100页 |
| ·排放模型(NO_x和Soot模型) | 第100-101页 |
| ·实机模型、发动机工况及计算范围的选取 | 第101页 |
| ·缸内计算网格生成 | 第101-102页 |
| ·初始条件 | 第102-103页 |
| ·边界条件 | 第103-104页 |
| ·数学模型对缸内工作过程多维瞬态数值模拟计算的影响及校验 | 第104-117页 |
| ·壁面流动模型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 ·对流传热模型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 ·辐射换热的影响 | 第109-117页 |
| ·喷雾提前角的影响及校验 | 第117-1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 5 燃烧室部件传热空间非均匀性对缸内工作过程的影响 | 第123-167页 |
| ·缸内工作过程与燃烧室部件耦合传热的实现 | 第123-127页 |
| ·实机模型、发动机工况 | 第127页 |
| ·计算网格生成及初始条件确定 | 第127-128页 |
| ·热边界条件 | 第128-129页 |
| ·计算模型 | 第129页 |
| ·燃烧室部件传热空间非均匀性对缸内传热的影响 | 第129-137页 |
| ·燃烧室部件传热空间非均匀性对缸内流动的影响 | 第137-140页 |
| ·燃烧室部件传热空间非均匀性对喷雾的影响 | 第140-143页 |
| ·燃烧室部件传热空间非均匀性对燃烧的影响 | 第143-157页 |
| ·对缸内气体压力的影响 | 第143-145页 |
| ·对缸内气体温度的影响 | 第145-152页 |
| ·对燃烧产物的影响 | 第152-157页 |
| ·燃烧室部件传热空间非均匀性对排放的影响 | 第157-165页 |
| ·对NO_x生成的影响 | 第157-161页 |
| ·对碳烟生成的影响 | 第161-1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5-167页 |
| 结论 | 第167-1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1-183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83-185页 |
| 致谢 | 第185-186页 |
| 作者简介 | 第186-188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