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45页 |
| ·课题背景 | 第11-17页 |
| ·庞大的石油燃料需求与化石燃料的枯竭 | 第11-13页 |
| ·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 | 第13-15页 |
| ·替代动力的发展 | 第15-17页 |
| ·汽油发动机节能减排新技术 | 第17-20页 |
| ·电子控制技术 | 第17-18页 |
| ·废气再循环技术 | 第18页 |
| ·多气门和可变气门定时技术 | 第18页 |
| ·稀薄燃烧技术 | 第18-19页 |
| ·催化技术 | 第19页 |
| ·汽油均质预混合压燃技术 | 第19-20页 |
| ·缸内直喷技术 | 第20页 |
| ·汽油缸内直喷技术 | 第20-37页 |
| ·缸内直喷汽油机主要优势 | 第20-25页 |
| ·缸内直喷汽油机分类 | 第25页 |
| ·典型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 | 第25-36页 |
| ·缸内直喷汽油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6-37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37-45页 |
| ·点火室式直喷汽油机基本思想 | 第37-39页 |
| ·点火室式直喷汽油机实施方案 | 第39-43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43-45页 |
| 2 点火室式直喷汽油机原理样机改造及可行性验证实验 | 第45-79页 |
| ·发动机原型机选择 | 第45-46页 |
| ·气缸盖的改造 | 第46-48页 |
| ·喷油器的安装与固定 | 第47页 |
| ·点火室的安装与固定 | 第47-48页 |
| ·燃油喷射系统 | 第48-52页 |
| ·燃烧室设计 | 第52页 |
| ·点火控制系统 | 第52-67页 |
| ·电控单元总体设计 | 第53-56页 |
| ·电控单元硬件设计 | 第56-63页 |
| ·电控点火系统软件设计 | 第63-67页 |
| ·点火室设计 | 第67-68页 |
| ·可行性实验 | 第68-77页 |
| ·测试设备 | 第68-69页 |
| ·怠速实验 | 第69-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3 三次喷射油嘴工作过程数值模拟 | 第79-98页 |
| ·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 第79-80页 |
| ·计算模型 | 第80-87页 |
| ·模型基本假设 | 第81-85页 |
| ·液力仿真计算模型 | 第85-87页 |
| ·计算参数 | 第87-88页 |
|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88-96页 |
| ·恒量喷孔喷油规律 | 第88-91页 |
| ·主喷孔喷油规律 | 第91-93页 |
| ·与燃烧系统匹配计算 | 第93-94页 |
| ·针阀端部泄漏三维数值模拟 | 第94-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 4 点火室内混合气形成过程激光吸收散射法测量及数值模拟 | 第98-130页 |
| ·激光吸收散射法原理 | 第98-113页 |
| ·气相浓度分布 | 第99-100页 |
| ·液相浓度分布 | 第100-104页 |
| ·替代燃料的选取 | 第104-108页 |
| ·非轴对称喷雾解析 | 第108-109页 |
| ·测试设备和过程 | 第109-113页 |
| ·实验设备与条件 | 第113-114页 |
| ·碰撞块 | 第113页 |
| ·实验方案 | 第113-114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4-120页 |
| ·碰撞角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 ·喷射压力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 ·环境条件的影响 | 第118-119页 |
| ·点火室深度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 ·数值模拟条件 | 第120-126页 |
| ·计算网格 | 第121页 |
|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121页 |
| ·计算模型 | 第121-126页 |
| ·碰撞模型评价 | 第126-1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 5 孔式汽油喷雾激光吸收散射法测量及数值模拟 | 第130-160页 |
| ·孔式汽油喷雾激光吸收散射法测量 | 第130-148页 |
| ·单孔自由喷雾 | 第130-132页 |
| ·双孔自由喷雾 | 第132-143页 |
| ·单孔碰撞喷雾 | 第143-144页 |
| ·双孔碰撞喷雾 | 第144-148页 |
| ·双孔喷雾CFD模拟 | 第148-159页 |
| ·计算参数 | 第148-149页 |
| ·计算模型 | 第149-151页 |
| ·计算网格 | 第151-152页 |
|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152页 |
| ·计算结果 | 第152-1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9-160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60-163页 |
| ·总结 | 第160-162页 |
| ·展望 | 第162-163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163-1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4-17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71-173页 |
| 致谢 | 第173-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