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燕乐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1章 "燕乐"的界定及其发展历程 | 第11-15页 |
| ·"燕乐"的界定 | 第11-12页 |
| ·燕乐的发展历程 | 第12-15页 |
| ·燕乐的兴起 | 第12-13页 |
| ·燕乐的兴盛 | 第13-14页 |
| ·燕乐的衰落 | 第14-15页 |
| 第2章 唐代燕乐兴盛的原因 | 第15-24页 |
| ·开明的政治保障 | 第15-17页 |
| ·稳定的经济基础 | 第17-20页 |
| ·健全的组织方式 | 第20-22页 |
| ·音乐机构的完善 | 第20-21页 |
| ·乐伎的严格考核制度 | 第21-22页 |
| ·域外文化艺术的影响 | 第22-24页 |
| 第3章 唐代燕乐的分类和特色 | 第24-35页 |
| ·唐代燕乐的分类 | 第24-31页 |
| ·唐代的"九、十部乐" | 第24-27页 |
| ·"坐、立部伎"的音乐形式及特点 | 第27-29页 |
| ·唐代燕乐的歌舞音乐形式 | 第29-30页 |
| ·唐代燕乐中的散乐和鼓吹乐 | 第30-31页 |
| ·唐代燕乐的特色 | 第31-35页 |
| ·内容广泛,以娱乐为目的 | 第31-32页 |
| ·规模比较宏大 | 第32页 |
| ·"新"和"俗"两大特点 | 第32-33页 |
| ·燕乐具备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 | 第33-35页 |
| 第4章 燕乐对唐代社会的影响 | 第35-42页 |
| ·与域外政治、经济的影响 | 第35-37页 |
| ·对文化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对文学方面的影响 | 第37页 |
| ·对佛道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对艺术的影响 | 第38-42页 |
| ·对音乐家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对乐器创新和舞蹈的影响 | 第39-41页 |
| ·对其它音乐形式的影响 | 第41-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