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文献总述: 肌肉中焦磷酸酶研究现状 | 第12-24页 |
1. 添加到肉中多聚磷酸盐的水解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2. 肌肉中焦磷酸酶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多聚磷酸盐作用原理研究进展 | 第14页 |
·肌肉焦磷酸酶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焦磷酸酶的性质研究 | 第16页 |
3. 多聚磷酸盐水解与蛋白功能特性的关系 | 第16-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4页 |
第一章 鸡胸肉焦磷酸酶的分离纯化 | 第24-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材料 | 第24页 |
·试剂 | 第24-25页 |
·仪器 | 第25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5-28页 |
·粗酶液的制备 | 第25页 |
·焦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焦磷酸酶的分离纯化 | 第26-27页 |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27页 |
·双缩脲试剂的配制 | 第27页 |
·蛋白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7页 |
·酶纯度的电泳检测 | 第27页 |
·上样 | 第27-28页 |
·电泳 | 第28页 |
·染色 | 第28页 |
·脱色 | 第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1. 蛋白质标准曲线 | 第28-29页 |
2. 磷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9页 |
3. 鸡胸肉中焦磷酸酶的分离纯化 | 第29-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第二章 鸡胸肉焦磷酸酶性质研究 | 第34-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8页 |
1. 试验材料 | 第34-35页 |
·试验试剂 | 第34-35页 |
·试验设备及器材 | 第35页 |
2. 焦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测定过程 | 第36页 |
·单体磷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6页 |
3. 焦磷酸酶性质的测定 | 第36-37页 |
·焦磷酸酶反应初速率时间范围的确定 | 第36页 |
·底物专一性研究 | 第36-37页 |
·最适pH的确定 | 第37页 |
·最适温度的测定 | 第37页 |
·Mg~(2+)、Ca~(2+)和EDTA-Na_2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页 |
·不同浓度的NaF和 KIO_3对焦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页 |
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7-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1. 单体磷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8页 |
2. 初速率反应时间范围 | 第38-39页 |
3. 焦磷酸酶底物专一性 | 第39页 |
4. 最适pH的测定 | 第39-40页 |
5. 最适反应温度 | 第40页 |
6. Mg~(2+)、Ca~(2+)和EDTA-Na_2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7. 不同浓度的KIO_3和NaF对焦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第三章 焦磷酸酶与鸡胸肉蛋白功能特性的关系研究 | 第46-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1. 试验材料 | 第46-47页 |
2. 试验方法 | 第47页 |
3. 试验设计 | 第47-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6页 |
1. 不同浓度的Mg~(2+)和Ca~(2+)对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2. 不同浓度的NaF和KIO_3对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 第49-53页 |
3. 不同的多聚磷酸盐对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4. 不同浓度的KIO_3和NaF对凝胶保水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全文结论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