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PACS简介 | 第9-13页 |
·PACS的产生 | 第9页 |
·PACS的发展 | 第9-13页 |
·DICOM | 第13-16页 |
·DICOM简介 | 第13-14页 |
·DICOM其他相关标准的联系 | 第14页 |
·DICOM3.0的特点 | 第14-15页 |
·DICOM标准的组成 | 第15-16页 |
·HL7 | 第16-20页 |
·HL7标准简介 | 第16-18页 |
·中国的HL7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TCP/IP协议和FTP协议 | 第20-24页 |
·TCP/IP协议 | 第20-21页 |
·FTP协议 | 第21-24页 |
第二章 HIS建设 | 第24-41页 |
·HIS概述 | 第24-25页 |
·HIS的发展状况 | 第25-29页 |
·HIS与PACS集成 | 第29-36页 |
·PACS与HIS集成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PACS和HIS集成的方法 | 第30-33页 |
·低层次的集成 | 第30-31页 |
·高层次的集成 | 第31-32页 |
·完全集成 | 第32-33页 |
·国内PACSHIS集成 | 第33-36页 |
·集成现状 | 第33-35页 |
·我国HIS和PACS集成面临的问题 | 第35页 |
·解决方案 | 第35-36页 |
·HIS数据库备份策略 | 第36-41页 |
·数据库备份的重要性 | 第36-37页 |
·数据库备份策略 | 第37-41页 |
·双机热备份系统 | 第37-38页 |
·ROSEHA系统 | 第38-40页 |
·离线备份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影像工作站的建立 | 第41-48页 |
·影像工作站简介 | 第41-43页 |
·工作站功能 | 第43-46页 |
·工作站硬件设计 | 第43-45页 |
·工作站软件设计 | 第45-46页 |
·RIS系统 | 第46-48页 |
·RIS简介 | 第46页 |
·RI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46-47页 |
·我国对于RIS的研究状况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大竹中医院HIS及影像工作站的建立 | 第48-61页 |
·大竹中医院HIS建设 | 第48-49页 |
·HIS升级设计 | 第49-50页 |
·双机备份 | 第49-50页 |
·远程容灾系统 | 第50页 |
·中医院RIS系统设计 | 第50-54页 |
·系统环境 | 第52-53页 |
·硬件配置 | 第52-53页 |
·软件配置 | 第53页 |
·RIS与HIS之间的连接 | 第53-54页 |
·RIS扩展 | 第53-54页 |
·系统的容错机制 | 第54页 |
·超声工作站 | 第54-56页 |
·胃肠镜影像工作站 | 第56-59页 |
·影像工作站的安全维护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大竹中医院PACS建设研究 | 第61-82页 |
·PACS方案选定 | 第61-68页 |
·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61页 |
·PACS论证与规划 | 第61-63页 |
·未来影像设备购买 | 第61-62页 |
·非DICOM标准接口设备的PACS系统接入 | 第62-63页 |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系统功能设计 | 第63-65页 |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的需求及流程分析 | 第64页 |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系统功能设计 | 第64-65页 |
·基于C/S和B/S相融合的分布式PACS体系结构设计 | 第65-68页 |
·分布式PACS体系结构 | 第65-67页 |
·C/S和B/S相融合的分布式PACS体系结构设计 | 第67-68页 |
·PACS架构 | 第68-70页 |
·基于DICOM的PACS与HIS、RIS连接 | 第70-76页 |
·DICOM网关模式 | 第70-74页 |
·基于IHE模式 | 第74-76页 |
·PACS的存储管理 | 第76-82页 |
·存储技术概述 | 第76-80页 |
·直连方式存储 | 第76页 |
·内容寻址存储 | 第76-78页 |
·网络附加存储 | 第78-79页 |
·存储局域网 | 第79-80页 |
·中医院三级存储模式 | 第80-82页 |
·在线存储设备 | 第80页 |
·近线存储设备 | 第80页 |
·离线存储设备 | 第80-8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