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国外停车诱导系统发展状况 | 第9-12页 |
·国内停车诱导系统发展状况 | 第12-16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大城市基本停车需求分析 | 第18-32页 |
·北京市停车状况分析 | 第19-22页 |
·北京市停车管理现状 | 第22-24页 |
·停车诱导系统与交通流诱导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 第24-25页 |
·停车诱导的机理 | 第25-26页 |
·北京市停车诱导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6-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大城市停车诱导系统方案设计 | 第32-51页 |
·国内大城市停车诱导状况 | 第32页 |
·大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设计 | 第32-37页 |
·停车诱导系统功能设计 | 第37-47页 |
·信息发布控制策略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城市停车诱导系统中的信息管理 | 第51-57页 |
·采集信息分析 | 第51-52页 |
·发布信息分析 | 第52-53页 |
·停车诱导系统中信息的管理 | 第53-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停车诱导标志的设计与布设原则 | 第57-72页 |
·停车诱导标志概述 | 第57页 |
·当前停车诱导标志存在的问题 | 第57-59页 |
·停车诱导标志的设计 | 第59-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停车诱导系统上端管理软件 | 第72-80页 |
·管理软件需求分析 | 第72-73页 |
·管理软件的组织 | 第73-75页 |
·程序实现 | 第75-78页 |
·运行实例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7章 大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设计实例 | 第80-89页 |
·北京市停车诱导建设基础 | 第80页 |
·北京市停车诱导系统建设的目的与作用 | 第80页 |
·北京市停车诱导系统建设主要内容 | 第80-83页 |
·车位预测模型及信息发布控制策略 | 第83-84页 |
·北京市停车诱导系统诱导牌布设位置 | 第84-87页 |
·小结 | 第87-89页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89页 |
·创新点 | 第89-90页 |
·展望与建议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录 | 第97-102页 |
附录一:北京市交管局关于停车状况的调查表 | 第97-98页 |
附录二:关于排列顺序的调查 | 第98-99页 |
附录三:室外诱导大屏字体大小、动、静态视认主观评定表 | 第99-101页 |
附录四:停车场部分数据 | 第101-102页 |
个人简介 | 第102-11页 |
图表目录 | 第11-102页 |
图1—1 三级停车诱导示意图 | 第11-18页 |
图2—1 路网结构相似城市示例 | 第18-19页 |
图2—2 北京市机动车近年发展情况 | 第19-20页 |
图2—3 北京市小汽车近年发展情况 | 第20页 |
图2—4 建国以来北京市机动车驾驶员的发展情况 | 第20-33页 |
图3—1 停车诱导系统管理结构体系图 | 第33-38页 |
图3—2 路外停车场出入口控制示意图 | 第38-39页 |
图3—3 信息采集、处理、发布流程 | 第39-40页 |
图3—4 报警控制模型 | 第40页 |
图3—5 区域诱导中心管理软件功能示意图 | 第40-42页 |
图3—6 平时与长假期间车位变化对比 | 第42页 |
图3—7 周末与一周中其它时间的进出车对比 | 第42-45页 |
图3—8 信息发布层次图 | 第45-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