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体制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协同效应实证研究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一、 国内外对并购动因的研究第12-13页
  二、 国内外对并购创造价值的研究第13-17页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页
  一、 研究思路第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页
 第四节 本文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并购及协同效应相关理论概述第19-27页
 第一节 并购的概念与分类第19-21页
  一、 并购基本概念第19-20页
  二、 并购的分类第20-21页
 第二节 协同效应的概念与分类第21-23页
  一、 协同效应的基本概念第21-22页
  二、 协同效应的分类第22-23页
 第三节 基于协同效应的并购动因理论第23-25页
  一、 多元化发展战略理论第23页
  二、 差别效率理论第23-24页
  三、 财务协同效应理论第24页
  四、 规模效应理论第24页
  五、 市场势力理论第24-25页
  六、 交易费用理论第25页
 第四节 并购协同效应的主要评价方式第25-27页
  一、 以事件研究法为主的外部计算方法第25-26页
  二、 以财务指标法为主的内部计算方法第26-27页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协同效应评价模型设计第27-34页
 第一节 本文采用的协同效应计算方法第27-31页
  一、 财务指标法第27-28页
  二、 因子分析法第28-31页
 第二节 实证研究的目的第31页
 第三节 本文所采用的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31-34页
  一、 样本选择第31-32页
  二、 样本数据来源第32-34页
第四章 并购协同效应的实证结果及分析第34-58页
 第一节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第34-37页
 第二节 计算并购协同效应评价模型的综合得分第37-52页
  一、 原有数据进行检验,看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第37-38页
  二、 抽取适量共同因子,确定因子的数目并求因子系数解第38-43页
  三、 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使因子更具有解释性第43-46页
  四、 计算因子得分,求协同效应值第46-52页
 第三节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协同效应的因素分析第52-58页
  一、 外部因素第52-54页
  二、 内部因素第54-58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第58-61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8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58-61页
  一、 减少政府的介入行为,转变政府职能第59页
  二、 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第59页
  三、 重视并购后的企业整合第59-60页
  四、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银行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高科技企业员工社会化现状调查及策略建议--职前差异对社会化效果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