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文) | 第1-4页 |
摘要(英文)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本研究工作的意义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2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 第16-39页 |
·制备原理与方法 | 第16-18页 |
·制备原理 | 第16-17页 |
·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反应取代度及其测定 | 第18-22页 |
·取代度 | 第18页 |
·取代度的测定 | 第18-21页 |
·样品取代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第21-22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的红外光谱结构表征 | 第22-26页 |
·仪器与分析方法 | 第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6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颗粒的偏光十字 | 第26-28页 |
·仪器与观察方法 | 第27页 |
·观察结果与分析 | 第27-28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8-31页 |
·仪器与操作条件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1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31-38页 |
·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31页 |
·扫描电镜照片与分析 | 第3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3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糊性质的研究 | 第39-64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的糊化温度及糊粘度 | 第39-47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的糊化温度 | 第39-40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糊的粘度 | 第40-47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糊的流变性 | 第47-50页 |
·不同浓度淀粉糊的流变特性 | 第47-48页 |
·不同温度淀粉糊的流变特性 | 第48-50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糊的透明度 | 第50-51页 |
·透明度的测定方法 | 第50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1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糊的凝沉性质 | 第51-55页 |
·凝沉性的测定方法 | 第51页 |
·pH值对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糊凝沉性的影响 | 第51-54页 |
·温度对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糊凝沉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糊的冻融稳定性 | 第55-57页 |
·冻融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 第55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淀粉磷酸酯糊凝胶机理与凝胶强度 | 第57-63页 |
·淀粉磷酸酯糊凝胶机理 | 第57页 |
·凝胶强度的测定方法 | 第57-58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浓度对凝胶强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pH值对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糊凝胶强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电解质与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糊凝胶强度的关系 | 第60-61页 |
·非电解质与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糊凝胶强度的关系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4 交联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及低交联淀粉磷酸酯制备工艺的确定 | 第64-84页 |
·概述 | 第64-65页 |
·pH值对交联反应的影响 | 第65-67页 |
·研究方法 | 第66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67页 |
·三偏磷酸钠浓度对交联反应的影响 | 第67-69页 |
·研究方法 | 第67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67-69页 |
·三偏磷酸钠与淀粉交联反应机理 | 第69-74页 |
·交联反应机理的分析 | 第69页 |
·交联因数及其测定 | 第69-71页 |
·pH值和三偏磷酸钠浓度对交联因数的影响 | 第71-73页 |
·焦磷酸钠与淀粉反应温度的研究 | 第73-74页 |
·三偏磷酸钠与淀粉交联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 | 第74-77页 |
·原理与试验方法 | 第74-75页 |
·试验结果与总结 | 第75-77页 |
·温度对三偏磷酸钠与淀粉交联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77-80页 |
·原理与试验方法 | 第77-78页 |
·试验结果与总结 | 第78-80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制备工艺的确定 | 第80-83页 |
·交联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80页 |
·交联反应pH值的确定 | 第80页 |
·三偏磷酸钠浓度的确定 | 第80-81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81-82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的制备工艺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5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验证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 | 第84-98页 |
·淀粉磷酸酯的营养与毒理研究状况 | 第84-85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验证 | 第85-87页 |
·低交联马铃薯淀粉磷酸酯的急性毒性试验 | 第85-86页 |
·低交联甘薯淀粉磷酸酯的急性毒性试验 | 第86-87页 |
·试验结果与食品安全性毒理学验证 | 第87页 |
·低交联淀粉磷酸酯在冰淇淋中应用的研究 | 第87-91页 |
·芹草汁冰淇淋简介 | 第87-88页 |
·主要原料及设备 | 第88页 |
·生产工艺 | 第88-89页 |
·产品配方 | 第89-90页 |
·使用淀粉磷酸酯的优点 | 第90-91页 |
·淀粉磷酸酯在果冻中应用的研究 | 第91-94页 |
·概述 | 第9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1-92页 |
·果冻试验配方 | 第92页 |
·操作要点 | 第92-93页 |
·果冻的质量指标 | 第93页 |
·果冻的质量比较 | 第93-94页 |
·淀粉磷酸酯在火腿肠中应用的研究 | 第94-97页 |
·概述 | 第94页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94-95页 |
·试验方法 | 第95-96页 |
·淀粉磷酸酯在火腿肠中的应用效果 | 第96-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总结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主要科技成果 | 第106-108页 |
附录 | 第108-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