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绪论 | 第12-32页 |
| 一、研究缘起 | 第12-17页 |
| 二、已有研究成果分析 | 第17-21页 |
| 三、概念界定 | 第21-28页 |
| 四、徐白仑先生生平 | 第28-30页 |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 第一章 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的交接仪式 | 第32-45页 |
| 一、交接的前夕准备 | 第32-37页 |
| 二、金钥匙中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 | 第37-45页 |
| 第二章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发展历程 | 第45-131页 |
| 第一节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试点实验 | 第45-76页 |
| 一、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实验的历史背景 | 第45-57页 |
| 二、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实验的实施 | 第57-68页 |
| 三、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实验的特色 | 第68-76页 |
| 第二节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大面积实验 | 第76-131页 |
| 一、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大面积实验的历史背景 | 第76-85页 |
| 二、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大面积实验的实施 | 第85-118页 |
| 三、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大面积实验的特色 | 第118-131页 |
| 第三章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面临的时代问题 | 第131-240页 |
| 第一节 改革视障教育,提升视障儿童的入学率 | 第131-194页 |
| 一、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必要性的凸现 | 第132-137页 |
| 二、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可行性与存在难题 | 第137-176页 |
| 三、试点经验的推广与波折 | 第176-194页 |
| 第二节 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质量保障与可持续发展 | 第194-240页 |
| 一、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质量保障 | 第194-226页 |
| 二、特殊教育体系的完善 | 第226-235页 |
| 三、提升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思想认识 | 第235-240页 |
| 第四章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运作的组织系统 | 第240-303页 |
| 第一节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运作的外部组织群落 | 第240-275页 |
| 一、外部组织群落的构成及关系剖析 | 第240-274页 |
| 二、外部组织群落的功能分析 | 第274-275页 |
| 第二节 金钥匙中心的组织建设与运作 | 第275-294页 |
| 一、金钥匙中心的组织建设 | 第275-281页 |
| 二、运作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项目的四大任务 | 第281-287页 |
| 三、金钥匙中心的组织特色 | 第287-294页 |
| 第三节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影响因素 | 第294-303页 |
| 一、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系统的层次划分 | 第294页 |
| 二、影响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运作的中观因素分析 | 第294-298页 |
| 三、金钥匙中心在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中的作用 | 第298-299页 |
| 四、金钥匙中心推进区域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发展的意义 | 第299-303页 |
| 结语 | 第303-313页 |
| 一、随班就读的思想认识 | 第303-306页 |
| 二、随班就读的政策调适 | 第306-308页 |
| 三、随班就读的推进策略 | 第308-313页 |
| 附录 | 第313-334页 |
| 附录1 徐白仑先生的主要经历 | 第313-314页 |
| 附录2 徐白仑先生所获荣誉 | 第314-315页 |
| 附录3 1985-2010年金钥匙中心工作简要回顾 | 第315-318页 |
| 附录4 崔永元《不过如此》节选 | 第318-320页 |
| 附录5 襄垣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盲童教育的决定 | 第320-323页 |
| 附录6 关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视障儿童教育“金锡匙工程”的通知 | 第323-329页 |
| 附录7 黑龙江金钥匙工程齐齐哈尔示范县项目合作协议书 | 第329-332页 |
| 附录8 希望是心灵的眼睛 | 第332-334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34-348页 |
| 后记 | 第3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