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第二章 中期财务报告概述 | 第12-22页 |
·中期财务报告的界定 | 第12-13页 |
·中期财务报告产生的动因及其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中期财务报告产生的动因分析 | 第13-15页 |
·中期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16页 |
·中期财务报告的发展 | 第16-22页 |
·美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的演变 | 第16-19页 |
·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的发展历程 | 第19-22页 |
第三章 中期财务报告的目标及其预测价值分析 | 第22-30页 |
·中期财务报告的目标 | 第22-24页 |
·财务报告的目标: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 | 第22-23页 |
·中期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 | 第23-24页 |
·中期财务报告的预测价值分析 | 第24-30页 |
·会计信息相关性:从以反馈价值为主向预测价值为主的转变 | 第24-26页 |
·中期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及其预测价值分析 | 第26-27页 |
·不确定性会计环境对中期财务报告预测价值的影响 | 第27-30页 |
第四章 基于预测价值的中期财务报告编制方法的选择 | 第30-43页 |
·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 | 第30-35页 |
·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独立观 | 第30-31页 |
·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整体观 | 第31页 |
·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合并观 | 第31-33页 |
·三种不同编制方法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基于预测价值的中期财务报告编制方法的选择 | 第35-43页 |
·三种不同编制方法对会计信息预测价值的影响 | 第35-38页 |
·中期财务报告编制方法评价模型的构建及方法选择 | 第38-43页 |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预测价值实证研究 | 第43-64页 |
·上市公司中期预亏信息的预测价值分析 | 第43-48页 |
·对深市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预测价值的实证分析 | 第48-64页 |
·研究思路 | 第48-49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49-50页 |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50-51页 |
·研究假设 | 第51-52页 |
·检验方法 | 第52-53页 |
·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53-62页 |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分析 | 第62-64页 |
第六章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预测价值的思路 | 第64-74页 |
·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预测价值不高的原因分析 | 第64-69页 |
·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与预测价值 | 第64-68页 |
·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与预测价值 | 第68页 |
·中期财务报告的披露频率与预测价值 | 第68-69页 |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预测价值的建议 | 第69-74页 |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预测价值的总体思路 | 第69页 |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预测价值的具体措施 | 第69-74页 |
结束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录1 | 第80-96页 |
附录2 | 第96-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