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4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7页 |
·研究的必要性 | 第7-9页 |
·响应国家政策导向 | 第7-8页 |
·扩大理科人才内涵 | 第8页 |
·促进理科科学研究 | 第8-9页 |
·研究的可行性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理科及理科人才的历史演变 | 第9-10页 |
·复合型理科人才相关认识综述 | 第10-11页 |
·现有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复合型理科人才内涵、特征及定位 | 第14-18页 |
·复合型理科人才内涵 | 第14-15页 |
·复合型理科人才特征 | 第15-17页 |
·理科专业知识和邻近专业知识的复合 | 第15页 |
·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复合 | 第15-16页 |
·理科专业思维和其他专业思维的复合 | 第16页 |
·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 第16-17页 |
·复合型理科人才培养定位 | 第17-18页 |
·优秀的劳动者 | 第17页 |
·优秀的研究者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复合型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回顾 | 第18-27页 |
·简单的课程组合模式 | 第18-19页 |
·大理科班模式 | 第19-21页 |
·复合型专业模式 | 第21-22页 |
·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模式 | 第22-23页 |
·院系合作模式 | 第23-24页 |
·问题解决的模式 | 第24-27页 |
第四章 复合型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7-32页 |
·复合型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理念陈旧 | 第27页 |
·制度欠缺 | 第27-28页 |
·组织孤立 | 第28页 |
·教师独立 | 第28页 |
·课程零散 | 第28-29页 |
·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第五章 复合型理科人才培养策略 | 第32-37页 |
·创新理念,营造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 第32页 |
·建立制度,提供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 | 第32-33页 |
·架构组织,确保人才培养的计划科学 | 第33-34页 |
·协同教师,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沟通 | 第34-35页 |
·整合课程,建立人才培养的实施平台 | 第35-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