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FSAE 简介 | 第10-11页 |
·转向系统及转向节的简介 | 第11页 |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简介 | 第11-15页 |
·引言 | 第11页 |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多体系统动力学在汽车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有限元分析概述 | 第15-21页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三维有限元的分析过程 | 第16-20页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20-21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2章 FSAE 赛车转向节设计参数的确定 | 第23-30页 |
·FSAE 赛车转向节改进的初衷和介绍 | 第23-24页 |
·建立数字化模型所需要的参数 | 第24-28页 |
·参数的类型 | 第25页 |
·尺寸参数 | 第25页 |
·质量特性参数 | 第25-26页 |
·外界参数 | 第26-27页 |
·力学特性参数 | 第27-28页 |
·数学模型间所需数据的转化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FSAE 整车动力学仿真及转向节动态载荷 | 第30-51页 |
·ADAMS 软件简介 | 第30-31页 |
·ADAMS/CAR 车辆建模方法简介 | 第31-32页 |
·FSAE 赛车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2-36页 |
·FSAE 赛车前独立悬架动力学建模及测量函数建立 | 第32-33页 |
·FSAE 赛车转向系动力学仿真建模 | 第33-34页 |
·FSAE 赛车轮胎系统动力学仿真建模 | 第34-35页 |
·FSAE 赛车动力学分析模型的装配 | 第35-36页 |
·FSAE 赛车整车动力学模型验证 | 第36-37页 |
·基于FSAE 赛车动力学仿真的转向节载荷力 | 第37-49页 |
·极限载荷的计算 | 第37-41页 |
·转向节在各种工况下的动力学仿真计算 | 第41-47页 |
·转向节在冲击载荷工况中的平衡验证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FSAE 转向节有限元分析 | 第51-67页 |
·概述 | 第51页 |
·静力分析有限元法理论 | 第51-55页 |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 第51-53页 |
·弹性体的应变能和余能 | 第53页 |
·利用最小位能原理建立有限元方程 | 第53-55页 |
·ANSYS 软件介绍及有限元分析步骤 | 第55-57页 |
·ANSYS 软件介绍 | 第55-56页 |
·ANSYS 软件的分析步骤 | 第56-57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7-63页 |
·模型处理 | 第57-58页 |
·网格划分 | 第58-60页 |
·约束和加载 | 第60-63页 |
·有限元分析计算 | 第63-66页 |
·静力学计算 | 第63页 |
·模态分析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FSAE 转向节的结构改进设计 | 第67-73页 |
·转向节的改进概述 | 第67页 |
·转向节的改进方案一 | 第67-70页 |
·转向节的改进方案一总述 | 第67-68页 |
·转向节改进方案一有限元分析 | 第68-69页 |
·转向节改进方案一的优缺点 | 第69-70页 |
·转向节的改进方案二 | 第70-72页 |
·转向节的改进方案二总述 | 第70页 |
·转向节改进方案二有限元分析 | 第70-71页 |
·转向节改进方案二的优缺点 | 第71-72页 |
·转向节改进方案的总结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80页 |
附录 B 转向脉冲控制文件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