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与余华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比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1 死亡意识的形成 | 第11-23页 |
·三岛由纪夫死亡意识的形成 | 第11-17页 |
·浪漫的冲动 | 第11-13页 |
·现实的冲击 | 第13-15页 |
·文学的浸淫 | 第15-17页 |
·余华死亡意识的形成 | 第17-23页 |
·个人经历的影响 | 第17-19页 |
·时代的影响 | 第19-20页 |
·阅读的影响 | 第20-23页 |
2 死亡意识的不同演变 | 第23-28页 |
·三岛由纪夫:从《忧国》到《丰饶之海》 | 第23-25页 |
·升华为教义 | 第23-24页 |
·诉诸梦与轮回 | 第24-25页 |
·余华:从《在细雨中呼喊》到《兄弟》 | 第25-28页 |
·由死向生 | 第25-26页 |
·由冷酷到戏谑 | 第26-28页 |
3 相同的残酷和不同的死亡意识 | 第28-40页 |
·相同的残酷 | 第28页 |
·不同的死亡 | 第28-34页 |
·三岛由纪夫的死亡描写 | 第28-31页 |
·余华的死亡描写 | 第31-34页 |
·以死为美和意识缺失 | 第34-40页 |
·三岛由纪夫以死为美的死亡意识 | 第35-36页 |
·余华作品中死亡意识的缺失 | 第36-37页 |
·死亡意识不同的原因 | 第37-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