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化学教师实验技能评价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22页 |
| ·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8页 |
| ·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的实验素质提出了新的高度 | 第13-15页 |
| ·高等院校化学教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 | 第15-18页 |
| ·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页 |
| ·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9页 |
|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 ·新课程倡导的评价观 | 第22页 |
| ·全面的化学教育观 | 第22-23页 |
|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3-26页 |
| ·活动表现评价理论 | 第26-27页 |
| ·化学实验评价观的历史演变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职前化学教师实验技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9-49页 |
| ·评价设计思想 | 第29页 |
| ·评价标准制定的依据 | 第29-33页 |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对实验的要求 | 第29-30页 |
|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 第30-31页 |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 第31-32页 |
| ·化学教学论实验的目标与内容 | 第32-33页 |
| ·评价目标 | 第33-34页 |
| ·评价内容和标准的确立 | 第34-48页 |
| ·基础实验技能 | 第34-37页 |
| ·基础实验技能的目的要求 | 第34页 |
| ·基础实验技能的内容 | 第34-36页 |
| ·基础实验技能的评价标准 | 第36-37页 |
| ·实验设计与改进技能 | 第37-40页 |
| ·实验设计与改进技能的目的要求 | 第37页 |
| ·实验设计与改进技能的内容 | 第37-39页 |
| ·实验设计与改进技能的评价标准 | 第39-40页 |
| ·实验演示与讲解技能 | 第40-42页 |
| ·实验演示与讲解技能的目的要求 | 第40页 |
| ·实验演示与讲解技能的内容 | 第40-42页 |
| ·实验演示与讲解技能的评价标准 | 第42页 |
| ·微型化学实验技能 | 第42-44页 |
| ·微型化学实验技能的目的要求 | 第42-43页 |
| ·微型化学实验技能的内容 | 第43页 |
| ·微型化学实验技能的评价标准 | 第43-44页 |
| ·现代分析方法的使用技能 | 第44-45页 |
| ·现代分析方法的使用技能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 第44页 |
| ·现代分析方法的使用技能的评价标准 | 第44-45页 |
| ·研究性课题的开展与实施技能 | 第45-48页 |
| ·研究性课题的开展与实施技能的目的要求 | 第45-46页 |
| ·研究性课题的开展与实施技能的内容 | 第46-47页 |
| ·研究性课题的开展与实施技能的评价标准 | 第47-48页 |
| ·评价方法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职前化学教师实验技能评价的实践研究 | 第49-65页 |
| ·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 第49页 |
| ·评价过程 | 第49-63页 |
| ·基础实验技能的评价实践 | 第49-56页 |
| ·实验演示与讲解技能的评价实践 | 第56-58页 |
| ·实验设计与改进技能的评价实践 | 第58-59页 |
| ·微型化学实验技能的评价实践 | 第59-61页 |
| ·现代分析方法的使用技能的评价实践 | 第61-62页 |
| ·研究性课题的开展与实施技能的评价实践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总结、反思与展望 | 第65-67页 |
| ·总结 | 第65页 |
| ·反思: 职前化学教师的实验技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65页 |
| ·本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 第65-66页 |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附录 | 第69-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