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指示代词功能对比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2. 研究对象 | 第9页 |
3.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4. 研究价值 | 第10页 |
5.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指示代词概述 | 第12-18页 |
一、指示代词的定义及结构体系 | 第12-13页 |
二、语境对指示的影响 | 第13-15页 |
三、指示代词的参照物 | 第15-16页 |
四、指示代词的功能 | 第16-18页 |
(一) 指示代词的指示功能和照应功能 | 第16页 |
(二) 指示功能和照应功能的关系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俄汉指示代词的指示功能对比 | 第18-25页 |
一、指示的分类 | 第18-19页 |
(一) 指示的传统分类 | 第18页 |
(二) 菲尔墨对指示的分类 | 第18-19页 |
(三) 本文的分类 | 第19页 |
二、俄汉指示用法的对比 | 第19-25页 |
(一) 姿势型指示用法 | 第19-22页 |
1、指物姿势型指示 | 第19-21页 |
2、指人姿势型指示 | 第21-22页 |
(二) 象征型指示用法 | 第22-25页 |
1、时间指示 | 第22-23页 |
2、地点指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俄汉指示代词的照应功能对比 | 第25-31页 |
一、照应功能的分类 | 第25-26页 |
(一) 照应的分类 | 第25-26页 |
(二) 先行成分和后行成分 | 第26页 |
二、俄汉指示代词照应功能对比 | 第26-31页 |
(一) 俄语前向照应与汉语回指对比 | 第26-29页 |
1、显性回指 | 第27-29页 |
2、隐性回指 | 第29页 |
(二) 俄语后向照应与汉语下指对比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