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助力转向系统概述 | 第10-11页 |
| ·EPS 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3页 |
| ·EPS 的优点及市场前景 | 第13-15页 |
| ·EPS 系统的优点 | 第13-14页 |
| ·EPS 系统的市场前景 | 第14-15页 |
|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5-16页 |
| ·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EPS 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17-35页 |
| ·EPS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 ·主要部件的功能和要求 | 第17-18页 |
| ·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 ·助力特性的选择 | 第19-23页 |
| ·理想助力特性曲线分析 | 第19-21页 |
| ·常用助力特性曲线分析 | 第21-22页 |
| ·助力特性曲线的改进 | 第22-23页 |
| ·助力扭矩的控制方法 | 第23-29页 |
| ·目标电流的确定和控制 | 第24-27页 |
| ·目标电流的跟踪与校正 | 第27-29页 |
| ·EPS 的控制策略 | 第29-33页 |
| ·助力控制策略 | 第29页 |
| ·阻尼控制策略 | 第29-31页 |
| ·回正控制策略 | 第31-33页 |
| ·控制策略的转换条件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EPS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35-55页 |
| ·EPS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分析 | 第35页 |
| ·元器件的选型 | 第35-42页 |
| ·微控制器 | 第36-37页 |
| ·电源管理器件 | 第37-39页 |
| ·PWM 驱动器件 | 第39-40页 |
| ·扭矩传感器 | 第40-41页 |
| ·角位移传感器 | 第41-42页 |
| ·助力电动机 | 第42页 |
| ·电源管理电路设计 | 第42-43页 |
| ·PWM 驱动电路设计 | 第43-45页 |
| ·故障检测及失效保护电路设计 | 第45-49页 |
| ·电源监控及保护电路 | 第45-47页 |
| ·电磁离合器的驱动与检测方法 | 第47-48页 |
| ·扭矩传感器的驱动与检测方法 | 第48-49页 |
| ·故障显示电路 | 第49页 |
| ·接口电路设计 | 第49-54页 |
| ·车速信号接口电路 | 第49-50页 |
| ·发动机转速接口电路 | 第50-52页 |
| ·扭矩传感器接口电路 | 第52-53页 |
| ·电动机电流检测电路 | 第53-54页 |
| ·角位移传感器接口电路 | 第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EPS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5-66页 |
| ·EPS 控制系统软件控制流程分析 | 第55-56页 |
| ·控制算法程序 | 第56-59页 |
| ·数字滤波算法 | 第56页 |
| ·助力参数查表算法 | 第56-58页 |
| ·故障诊断与故障显示模块 | 第58-59页 |
| ·底层驱动程序 | 第59-62页 |
| ·PWM 中断子程序 | 第59-60页 |
| ·脉宽测量中断子程序 | 第60-61页 |
| ·A/D 转换中断子程序 | 第61-62页 |
| ·通讯程序 | 第62-65页 |
| ·数据格式 | 第62-63页 |
| ·差错控制 | 第63页 |
| ·数据接收与发送方式 | 第63-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EPS 控制系统试验及数据分析 | 第66-73页 |
| ·EPS 静态试验台组成 | 第66-67页 |
| ·PWM 信号频率选择试验 | 第67-68页 |
| ·助力机构特性试验 | 第68-70页 |
| ·EPS 扭矩传感器特性试验 | 第70-71页 |
| ·助力特性试验 | 第71-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73-75页 |
| ·主要工作回顾 | 第73-74页 |
|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