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视角下的劳务派遣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 ·概述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况 | 第9-11页 |
| 第2章 劳务派遣制度界定及存在的价值分析 | 第11-19页 |
| ·劳务派遣制度的界定 | 第11-12页 |
| ·劳务派遣与相关用工形式的比较 | 第12-15页 |
| ·劳务派遣与人事代理之区别 | 第13-14页 |
| ·劳务派遣与职业介绍之区别 | 第14页 |
| ·劳务派遣与承揽之区别 | 第14-15页 |
| ·劳务派遣与业务借调之区别 | 第15页 |
| ·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价值分析 | 第15-19页 |
| ·劳务派遣制度的经济价值 | 第16-17页 |
| ·劳务派遣制度的社会价值 | 第17-19页 |
| 第3章 劳务派遣制度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19-29页 |
| ·劳务派遣制度的法律关系与传统雇佣劳动关系的比较 | 第19-20页 |
| ·劳务派遣制度的特殊法律关系分析 | 第20-29页 |
| ·派遣单位与要派单位之间的关系 | 第20-21页 |
| ·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 第21页 |
| ·要派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 第21-29页 |
| 第4章 劳动合同法中劳务派遣的规制与效果评析 | 第29-41页 |
| ·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制 | 第29-33页 |
| ·劳务派遣单位资格的规制 | 第29-30页 |
| ·劳务派遣业务范围的规制 | 第30页 |
| ·劳务派遣协议内容的规制 | 第30页 |
| ·劳务派遣雇主责任的规制 | 第30-31页 |
| ·被派遣劳动者特殊权利的规制 | 第31-33页 |
| ·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效果评析 | 第33-39页 |
| ·派遣单位管理不够规范 | 第33-34页 |
| ·派遣业务范围多样化 | 第34-35页 |
| ·被派遣劳动者权益难以有效保护 | 第35-37页 |
| ·要派单位权益缺乏有效保障 | 第37-38页 |
| ·跨境劳务派遣法律适用上的不明确性 | 第38-39页 |
| ·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效果评析的检讨 | 第39-41页 |
| ·法律规制的不确定性导致现实操作出现诸多困境 | 第39页 |
| ·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力市场监管力度的不足 | 第39-41页 |
| 第5章 国外劳务派遣制度立法与启示 | 第41-48页 |
| ·劳务派遣单位设立和运行的规定 | 第41-43页 |
| ·劳务派遣业务范围的规定 | 第43-44页 |
| ·劳务派遣协议内容的规定 | 第44-45页 |
| ·雇主责任的明确与分配的规定 | 第45-46页 |
| ·国外劳务派遣制度立法的启示 | 第46-48页 |
| 第6章 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立法的完善 | 第48-57页 |
| ·派遣单位设置上建立审查许可与监督机制 | 第48-50页 |
| ·明确派遣业务的适用范围 | 第50-52页 |
| ·合理划分被派遣劳动者的雇主责任 | 第52-54页 |
| ·强化要派单位的权益保障 | 第54-55页 |
| ·完善跨境劳务派遣规制的特殊问题 | 第55-57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功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