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光缆行业供应链协同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我国光缆行业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光缆行业实施供应链协同的目的 | 第13页 |
·论文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4页 |
·理论综述 | 第14-19页 |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14-17页 |
·供应链协同的概念 | 第17页 |
·国内外供应链协同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 光缆行业供应链协同 | 第19-27页 |
·光缆行业供应链 | 第19-21页 |
·光缆行业供应链网络结构 | 第19-20页 |
·光缆行业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制约关系 | 第20-21页 |
·光缆行业供应链协同的内在需求 | 第21-22页 |
·光缆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动因 | 第21页 |
·光缆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意义 | 第21-22页 |
·光缆行业供应链协同战略 | 第22-27页 |
·协同化实施战略 | 第22-24页 |
·协同实施保障战略 | 第24-27页 |
3 基于DEA的光缆行业供应链协同评价方法 | 第27-49页 |
·光缆行业供应链协同评价指标体系 | 第27-40页 |
·光缆行业供应链协同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 第27-28页 |
·输入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4页 |
·输出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40页 |
·基于DEA的光缆行业供应链协同评价方法 | 第40-45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 | 第40-41页 |
·DEA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 | 第41-44页 |
·DEA的和谐分析法 | 第44-45页 |
·光缆行业供应链协同评价指标的数据处理方法 | 第45-49页 |
·输入输出指标的数据处理方法 | 第45-46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处理 | 第46-49页 |
4 光缆行业供应链协同实证分析 | 第49-61页 |
·实证企业样本 | 第49-52页 |
·山东太平洋光缆有限公司介绍 | 第49-50页 |
·山东太平洋光缆供应链协同管理目标 | 第50-51页 |
·山东太平洋光缆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 | 第51-52页 |
·协同评价指标处理 | 第52-57页 |
·输入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52-53页 |
·输出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53-54页 |
·输入输出数据处理 | 第54-57页 |
·山东太平洋光缆供应链协同效果评价 | 第57-61页 |
·基于 DEA的供应链和谐度计算 | 第57-58页 |
·山东太平洋光缆供应链协同效果经济性评价 | 第58-59页 |
·光缆供应链协同发展分析 | 第59-61页 |
5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