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人教版高中(必修)教科书古诗词“研讨与练习”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引言第9-30页
    (一)问题提出第9-16页
        1.古诗词学习的社会背景第9-12页
        2.当前古诗词学习的局限第12-13页
        3.“研讨与练习”的设计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第13-14页
        4.古诗词对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性第14-16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20页
    (三)文献综述第20-28页
        1.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4页
        2.有关“研讨与练习”编写或使用的研究第24-27页
        3.有关“研讨与练习”系统化的理论分析第27-28页
        4.总结与分析第28页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第28-30页
二、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研讨与练习”设计编选依据第30-41页
    (一)对学生学习的要求第30-37页
        1.品味古典诗词的语言,夯实语文基本能力第30-35页
        2.理解古典诗词的内容,体验古人高尚情操第35-37页
    (二)对教师教学的要求第37-41页
        1.拓展学生开放性思维第38-39页
        2.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第39-41页
三、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研讨与练习”设计现状分析第41-44页
    (一)“研讨与练习”对知识与能力的训练第42页
    (二)“研讨与练习”对选文的理解和把握第42-43页
    (三)“研讨与练习”对情感体验的涵养第43页
    (四)“研讨与练习”对课外阅读的拓展第43-44页
四、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研讨与练习”教学设计第44-55页
    (一)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第44-47页
    (二)《离骚》《蜀道难》教学设计第47-55页
五、对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古诗词“研讨与练习”编写的思考和建议第55-59页
    (一)对“研讨与练习”的思考第55-56页
    (二)对“研讨与练习”设计的几点建议第56-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附录第62-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过程分析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高案例研究--以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为例
下一篇:英语语言环境接触对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