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品牌视域的高中特色校本课建设策略研究--以牡丹江Y高中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章 品牌特色校本课程的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第一节 品牌特色校本课程的概念 | 第16-17页 |
一、品牌特色校本课程的概念 | 第16页 |
二、品牌特色校本课程的内涵要素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品牌特色校本课程与特色校本课程 | 第17-18页 |
一、品牌特色校本课程与特色校本课程的关系 | 第17-18页 |
二、品牌特色校本课程的发展轨迹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高中特色校本课程品牌建立的现状与问题 | 第19-27页 |
第一节 样本Y高中的校本课程调查情况 | 第19-22页 |
一、牡丹江市Y高中的校本课程建设概况 | 第19页 |
二、牡丹江市Y高中的校本课程调查问卷情况 | 第19-21页 |
三、牡丹江市Y高中的校本课程学生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样本Y高中的校本课程SWOT分析 | 第22-26页 |
一、我国课改试验区高中的校本课程建设概况 | 第22-25页 |
二、牡丹江市Y高中的校本课程SWOT分析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高中特色校本课程品牌建立策略分析与建议 | 第27-39页 |
第一节 特色校本课程品牌定位策略分析 | 第27-29页 |
一、学生定位策略 | 第27-28页 |
二、课程定位策略 | 第28-29页 |
三、社会定位策略 | 第29页 |
第二节 特色校本课程品牌战略分析 | 第29-31页 |
一、单品牌与多品牌战略 | 第30-31页 |
二、先入和后入品牌战略 | 第31页 |
三、显性品牌和隐形品牌 | 第31页 |
第三节 特色校本课程品牌团队建设策略分析 | 第31-33页 |
一、品牌监管团队 | 第32页 |
二、品牌运营团队 | 第32-33页 |
三、品牌宣传团队 | 第33页 |
第四节 特色校本课程品牌创新模式分析 | 第33-36页 |
一、走班+分层+社团 | 第34页 |
二、工作室模式 | 第34-35页 |
三、先修大学课程 | 第35-36页 |
第五节 特色校本课程品牌运营策略分析 | 第36-38页 |
一、评价监测策略 | 第36-37页 |
二、推广宣传策略 | 第37-38页 |
三、课程共享策略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未来高中品牌特色校本课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39-42页 |
第一节 未来高中品牌特色校本课程发展的机遇 | 第39-40页 |
一、品牌特色校本课程与学生需求 | 第39页 |
二、品牌特色校本课程与高考改革 | 第39页 |
三、品牌特色校本课程与品牌学校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未来高中品牌特色校本课程发展的挑战 | 第40-41页 |
一、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平衡 | 第40页 |
二、品牌特色校本课程的分层管理 | 第40页 |
三、品牌特色校本课程的功利性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注释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