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2页 |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 第三节 理论简介 | 第15-39页 | 
| 一、认知语言学基础 | 第15-18页 | 
| 二、语言学基础 | 第18-33页 | 
| 三、心理语言学基础 | 第33-39页 |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39-40页 | 
| 一、研究目标 | 第39页 | 
|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 第39-40页 | 
| 第五节 章节组织结构 | 第40-42页 | 
| 第二章 因果关系的语言学研究综述 | 第42-54页 | 
| 第一节 因果关系的表现形式 | 第42-43页 | 
| 第二节 因果关系的分类 | 第43-45页 | 
| 一、在复句/语篇中的分类 | 第43页 | 
| 二、因果复句的分类 | 第43-45页 | 
| 第三节 因果关系的句法表征 | 第45-47页 | 
| 一、因果关系的连词使用与缺省研究 | 第45页 | 
| 二、因果关系语序的研究 | 第45-47页 | 
| 第四节 因果复句的焦点研究 | 第47-48页 | 
| 第五节 因果关系的认知研究 | 第48-53页 | 
| 一、因果关系的类别 | 第48-50页 | 
| 二、连词的使用与否 | 第50-52页 | 
| 三、因果关系的语序 | 第52页 | 
| 四、因果关系的紧密度 | 第52-53页 | 
| 第六节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三章 口语中因果关系的句法表征 | 第54-63页 | 
| 第一节 本章概要 | 第54页 | 
| 第二节 语料 | 第54-56页 | 
| 一、语料来源与特点 | 第54-55页 | 
| 二、语料的转写 | 第55-56页 | 
| 第三节 口语语料的标注 | 第56-58页 | 
| 一、修辞关系标注 | 第56-58页 | 
| 二、语序标注 | 第58页 | 
| 三、连词标注 | 第58页 | 
| 第四节 结果 | 第58-60页 | 
| 一、因果语序情况 | 第59页 | 
| 二、连词使用情况 | 第59-60页 | 
| 第五节 讨论与小结 | 第60-63页 | 
| 第四章 语篇中因果关系的理解 | 第63-98页 | 
| 第一节 本章概要 | 第63-64页 | 
| 第二节 语料 | 第64-66页 | 
| 一、语料设计 | 第64-65页 | 
| 二、语料筛选 | 第65-66页 | 
| 第三节 实验一:离线认知加工实验 | 第66-74页 | 
| 一、实验语料 | 第67页 | 
| 二、被试 | 第67页 | 
| 三、测评内容 | 第67-68页 | 
| 四、测评结果 | 第68-72页 | 
| 五、讨论与小结 | 第72-74页 | 
| 第四节 实验二:在线认知加工实验 | 第74-95页 | 
| 一、被试 | 第74页 | 
| 二、实验设计及材料 | 第74-75页 | 
| 三、实验仪器及过程 | 第75-76页 | 
| 四、实验参数与数据筛选 | 第76-80页 | 
| 五、语篇可理解度和语义紧密度对整体阅读时长的影响 | 第80-84页 | 
| 六、连词与语序对在线加工过程的影响 | 第84-95页 | 
| 第五节 讨论与小结 | 第95-98页 | 
| 第五章 因果句的韵律产出:语篇焦点及因果逻辑焦点的语音实现 | 第98-141页 | 
| 第一节 本章概要 | 第98-99页 | 
| 第二节 实验一:独白语篇中因果句的韵律连接模式 | 第99-102页 | 
| 一、实验材料 | 第99页 | 
| 二、发音人和录音过程 | 第99-100页 | 
| 三、实验参数 | 第100页 | 
| 四、数据分析与实验结果 | 第100-102页 | 
| 五、小结与讨论 | 第102页 | 
| 第三节 实验二:语篇焦点及因果逻辑焦点在产出中的实现 | 第102-139页 | 
| 一、实验二(a):孤立条件下因果句的韵律模式 | 第103-118页 | 
| 二、实验二(b):负载语篇焦点的因果句的韵律模式 | 第118-139页 |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第139-141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41-152页 | 
| 第一节 口语语篇中因果关系的语序、连词与语篇焦点 | 第141-143页 | 
| 第二节 汉语语篇中因果关系的理解 | 第143-146页 | 
| 第三节 语篇中复杂焦点的语音实现 | 第146-148页 | 
| 第四节 总结 | 第148-150页 | 
| 一、连词“因为”的强调作用 | 第148页 | 
| 二、默认的“因果逻辑焦点” | 第148-149页 | 
| 三、流水句的理解 | 第149-150页 | 
| 第五节 研究展望 | 第150-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2-165页 | 
| 附录一 :根据自然度筛选语料 | 第165-166页 | 
| 附录二 :根据因果可逆度筛选语料 | 第166-167页 | 
| 附录三 :认知实验目标句(以CCE条件为例) | 第167-171页 | 
| 附录四 :离线测评语料(以版本一为例) | 第171-178页 | 
| 附录五 :离线测评引导语 | 第178-179页 | 
| 附录六 :眼动实验语料(以版本一为例) | 第179-186页 | 
| 附录七 :独白语篇产出实验语料(以版本一为例) | 第186-191页 | 
| 致谢 | 第191-194页 |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第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