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不确定环境下绿色产品供应链渠道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40页
    1.1 研究背景第18-22页
    1.2 研究意义第22-2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34页
        1.3.1 渠道结构策略第24-28页
        1.3.2 绿色产品管理第28-32页
        1.3.3 模糊不确定管理第32-33页
        1.3.4 文献分析与总结第33-34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4-37页
        1.4.1 研究思路第34-36页
        1.4.2 研究方法第36-37页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7-38页
    1.6 论文创新点第38-40页
第二章 不同市场力下供应链的渠道与绿色度策略第40-72页
    2.1 问题来源第40-41页
    2.2 基本假设第41-44页
    2.3 不同渠道领导力情景下的均衡策略第44-49页
        2.3.1 制造商Stackelberg博弈模型下的均衡决策第44-46页
        2.3.2 零售商Stackelberg博弈模型下的均衡决策第46-48页
        2.3.3 垂直Nash博弈模型下的均衡决策第48-49页
    2.4 均衡决策分析第49-62页
        2.4.1 渠道领导力对均衡决策的影响第49-54页
        2.4.2 政府干预对均衡决策的影响第54-59页
        2.4.3 关键变量对均衡决策的影响第59-61页
        2.4.4 变量不确定性对均衡决策的影响第61-62页
    2.5 渠道结构策略分析第62-71页
        2.5.1 零售商的渠道结构策略第62-63页
        2.5.2 制造商的渠道结构策略第63-71页
    2.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三章 企业环境责任下绿色产品供应链的双渠道策略第72-103页
    3.1 问题来源第72页
    3.2 基本假设第72-76页
    3.3 绿色度外生时的均衡分析第76-90页
        3.3.1 单间接渠道下供应链的最优决策第76-78页
        3.3.2 双渠道结构下供应链的最优决策第78-80页
        3.3.3 渠道结构策略第80-85页
        3.3.4 敏感性分析第85-87页
        3.3.5 渠道的边际销售成本对结果的影响第87-89页
        3.3.6 产品绿色度对结果的影响第89-90页
    3.4 绿色度内生时的均衡决策第90-101页
        3.4.1 绿色度内生时的均衡分析第90-93页
        3.4.2 绿色度内生时绿色度和价格决策分析第93-94页
        3.4.3 绿色度内生时渠道结构策略分析第94-101页
    3.5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四章 绿色与传统产品供应链的竞争策略与成本结构第103-134页
    4.1 问题来源第103-104页
    4.2 基本假设第104-107页
    4.3 绿色度外生时的均衡分析第107-117页
        4.3.1 集中-集中结构下的均衡决策第107-108页
        4.3.2 分散-分散结构下的均衡决策第108-111页
        4.3.3 分散-集中结构下的均衡决策第111-113页
        4.3.4 集中-分散结构下的均衡决策第113-115页
        4.3.5 绿色度外生时渠道结构策略分析第115-117页
    4.4 绿色度内生时的均衡分析第117-132页
        4.4.1 集中-集中结构下的均衡决策第117-118页
        4.4.2 分散-分散结构下的均衡决策第118-121页
        4.4.3 分散-集中结构下的均衡决策第121-123页
        4.4.4 集中-分散结构下的均衡决策第123-124页
        4.4.5 绿色度内生时渠道结构策略分析第124-132页
    4.5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34-139页
    5.1 研究结论第134-136页
    5.2 研究不足与局限性第136-137页
    5.3 研究展望第137-139页
致谢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2页
科研成果第152-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以大兴、闵行、南海等12个改革试点县(市、区)为例
下一篇:企业员工行为伦理的内容结构及形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