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2-24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四、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21-22页 |
五、研究创新之处 | 第22-24页 |
第一章 小学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 第24-29页 |
第一节 小学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一、生命哲学 | 第24-25页 |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 | 第25页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小学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的现实依据 | 第26-29页 |
一、体验式教学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 | 第26-27页 |
二、体验式教学切实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 第27-28页 |
三、体验式教学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小学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点及其一般要求 | 第29-34页 |
第一节 小学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 第29-32页 |
一、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化 | 第29-30页 |
二、追求内容的生活化与感染力 | 第30-31页 |
三、强调过程的实践性与亲历性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小学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的一般要求 | 第32-34页 |
一、营造体验情境 | 第32页 |
二、引导学生体验 | 第32-33页 |
三、珍视学生体验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通过创设情境,开启小学生体验之旅 | 第34-40页 |
第一节 创设情境的实施策略 | 第34-36页 |
一、以生为本,创设贴近小学生的教学情境 | 第34-35页 |
二、深究教材,创设体现语文课程性质的教学情境 | 第35页 |
三、立足生活,创设基于学生参与互动的教学情境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创设情境的具体方法 | 第36-40页 |
一、语言描绘创设情境 | 第36-37页 |
二、表演体会创设情境 | 第37-38页 |
三、运用实物创设情境 | 第38-39页 |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通过品味语言,增强小学生体验之感 | 第40-47页 |
第一节 品味语言的实施策略 | 第40-42页 |
一、着眼文本,抓住关键字、词、句品味 | 第40-41页 |
二、重视美读,在反复诵读中品味 | 第41页 |
三、关注学生,基于学生学情品味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品味语言的具体方法 | 第42-47页 |
一、诵读感悟品味语言 | 第42-43页 |
二、变换比较品味语言 | 第43-44页 |
三、发挥想象品味语言 | 第44-45页 |
四、模仿写作品味语言 | 第45-47页 |
第五章 通过实践活动,丰富小学生体验之路 | 第47-54页 |
第一节 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 第47-49页 |
一、基于目标,设计切合实际需要的实践活动 | 第47-48页 |
二、善于激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 第48页 |
三、有效调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第48-49页 |
第二节 设计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法 | 第49-54页 |
一、游戏激趣开展活动 | 第49-50页 |
二、动手探究开展活动 | 第50-51页 |
三、合作交流开展活动 | 第51-52页 |
四、整合资源开展活动 | 第52-54页 |
第六章 通过优化评价,尊重小学生体验之得 | 第54-59页 |
第一节 优化评价的实施策略 | 第54-56页 |
一、基于整体,突出评价的综合性 | 第54-55页 |
二、关心个体,体现评价的针对性 | 第55页 |
三、尊重学生,力求评价的宽容性 | 第55-56页 |
第二节 优化评价的具体方法 | 第56-59页 |
一、优化评价目标 | 第56页 |
二、优化评价内容 | 第56-57页 |
三、优化评价语言 | 第57-58页 |
四、优化评价方式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