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化学实验技能的重要性 | 第10页 |
1.1.2 高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局限性 | 第10-12页 |
1.2 化学实验技能的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化学实验技能的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2.1 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2.1.1 技能 | 第18页 |
2.1.2 化学实验技能 | 第18-19页 |
2.1.3 化学实验技能的测评 | 第19页 |
2.2 化学实验技能形成的理论 | 第19-21页 |
2.2.1 化学实验动作技能形成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化学实验智力技能形成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高中生化学实验技能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第21-26页 |
3.1 高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现状问卷调查 | 第21页 |
3.2 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21-25页 |
3.2.1 学校化学实验条件情况分析 | 第21-23页 |
3.2.2 教师对化学实验的教学情况分析 | 第23-24页 |
3.2.3 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情况分析 | 第24-25页 |
3.3 问卷调查总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化学实验技能测评体系的构建 | 第26-33页 |
4.1 评价指标的设置依据 | 第26-27页 |
4.1.1 实验技能评价指标的发展 | 第26-27页 |
4.1.2 实验技能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7页 |
4.2 测评的维度与内容 | 第27-29页 |
4.3 测评试题的编制 | 第29-31页 |
4.3.1 试题的双向细目表与评分标准 | 第29-30页 |
4.3.2 试题的说明 | 第30-31页 |
4.4 测评对象的选择 | 第31-32页 |
4.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第31-32页 |
4.4.2 实验教学方法的选择 | 第32页 |
4.4.3 学业成绩的选择 | 第32页 |
4.5 测评过程的实施 | 第32-33页 |
第五章 高中生化学实验技能测评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33-58页 |
5.1 化学实验技能测评试题的评价 | 第33-37页 |
5.1.1 试题的信度 | 第33-34页 |
5.1.2 试题的效度 | 第34-35页 |
5.1.3 试题的难度 | 第35-36页 |
5.1.4 试题的区分度 | 第36-37页 |
5.2 化学实验技能测评的描述性统计 | 第37-44页 |
5.2.1 整体总分的统计分析 | 第37-39页 |
5.2.2 一级指标的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5.2.3 部分小题的统计分析 | 第40-42页 |
5.2.4 结果与讨论 | 第42-44页 |
5.3 不同类型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比较分析 | 第44-51页 |
5.3.1 不同教学方法的学生实验技能的比较 | 第44-46页 |
5.3.2 男生与女生实验技能的比较 | 第46-48页 |
5.3.3 学优生与学困生实验技能的比较 | 第48-50页 |
5.3.4 结果与讨论 | 第50-51页 |
5.4 化学实验技能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 第51-54页 |
5.4.1 总体学生实验技能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 | 第51-52页 |
5.4.2 不同教学方法的学生实验技能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 | 第52页 |
5.4.3 男生与女生实验技能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 | 第52-53页 |
5.4.4 学优生与学困生实验技能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 | 第53页 |
5.4.5 结果与讨论 | 第53-54页 |
5.5 化学实验技能与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 | 第54-58页 |
第六章 高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策略 | 第58-69页 |
6.1 发挥化学教材的导向作用 | 第58-62页 |
6.2 发挥教师教学的组织与引导作用 | 第62-65页 |
6.3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 第65-67页 |
6.4 发挥化学实验考核与评价的激励作用 | 第67-69页 |
第七章 研究总结 | 第69-71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9页 |
7.2 研究创新 | 第69-70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