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语文的内涵、形成、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17-18页 |
(四)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18-20页 |
一、徽派语文的内涵 | 第20-33页 |
(一)徽派语文的要义 | 第20-27页 |
1.“徽派语文”的教学理想 | 第21-22页 |
2.“徽派语文”的教学风格 | 第22-23页 |
3.“徽派语文”的教学理念 | 第23-26页 |
4.“徽派语文”的教学模式 | 第26-27页 |
5.“徽派语文”的教学集体 | 第27页 |
(二)徽派语文的特色建构 | 第27-33页 |
1.坚持语用观的指导 | 第27-29页 |
2.坚持传统文化培育 | 第29-30页 |
3.坚持课堂的灵动性 | 第30-31页 |
4.坚持情感的渗透 | 第31-33页 |
二、徽派语文的形成 | 第33-47页 |
(一)徽派语文的兴起 | 第33-42页 |
1.徽派语文兴起的历史渊源 | 第34-40页 |
2.徽派语文兴起的现实基础 | 第40-42页 |
(二)徽派语文的发展 | 第42-44页 |
(三)徽派语文形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44-47页 |
1.徽派语文形成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2.徽派语文形成的可能性 | 第45-47页 |
三、徽派语文在教学中的现状、实施策略及案例分析 | 第47-71页 |
(一)当前徽派语文的教学现状 | 第47-54页 |
1.徽派语文的课堂状况 | 第47-51页 |
2.徽派语文的课外状况 | 第51-54页 |
(二)徽派语文实施的难点 | 第54-58页 |
1.精神层面 | 第54-55页 |
2.知识与技能层面 | 第55-57页 |
3.行为习惯与方法层面 | 第57-58页 |
(三)实施策略 | 第58-66页 |
1.课堂内部策略 | 第58-63页 |
2.课堂外部策略 | 第63-66页 |
(四)案例分析 | 第66-71页 |
四、徽派语文的当代价值 | 第71-77页 |
(一)理论价值 | 第71-72页 |
(二)实践价值 | 第72-77页 |
1.促进课程结构优化 | 第72-73页 |
2.促进学生素养提高 | 第73-74页 |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第74页 |
4.促进地方文化繁荣 | 第74-75页 |
5.对当下课程的参照作用 | 第75-77页 |
结语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一览表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