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历史教科书里的中国:五国高中教科书比较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序 | 第7-14页 |
一. 为什么这个话题很重要? | 第8-10页 |
二. 教科书影响的限制 | 第10页 |
三. 文献回顾 | 第10-14页 |
第二章 方法论 | 第14-27页 |
一. 研究问题 | 第14-15页 |
二. 明确样本 | 第15-20页 |
(一). 教育水平、国家和课程 | 第15-16页 |
(二). 美国 | 第16页 |
(三). 克罗地亚 | 第16-17页 |
(四). 俄罗斯 | 第17-18页 |
(五). 法国 | 第18-19页 |
(六). 西班牙 | 第19-20页 |
三. 明确样本:教科书 | 第20-23页 |
四. 方法论的问题和教科书比较中的问题 | 第23-25页 |
五. 阶段分析 | 第25-26页 |
(一). 阶段1:篇幅比例分析 | 第25页 |
(二). 阶段2:项目分析 | 第25-26页 |
(三). 阶段3:定性分析 | 第26页 |
六. MS Access资料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7-46页 |
一. 阶段1结果 | 第28-29页 |
二. 阶段2结果 | 第29-40页 |
(一). 中国历史的时期分布 | 第29-31页 |
(二). 事件和主题 | 第31-33页 |
(三). 人物 | 第33-36页 |
(四). 中国地理 | 第36-37页 |
(五). 文学作品 | 第37-38页 |
(六). 图片 | 第38-40页 |
三. 阶段3结果 | 第40-46页 |
(一). 定性分析——选定的主题 | 第40-45页 |
(二). 问题分析和回顾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结论和论述 | 第46-57页 |
一. 篇幅量 | 第46-47页 |
二. 时期和主题(关注点) | 第47-49页 |
三. 事件和主题 | 第49-50页 |
四. 历史人物 | 第50-51页 |
五. 地理和地图 | 第51-52页 |
六. 文化、文学和艺术 | 第52页 |
七. 图片 | 第52-54页 |
八. 中国姓名及文字的翻译 | 第54-55页 |
九. 结果的使用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