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6-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2 项目介绍 | 第6-7页 |
1.2.1 文本内容 | 第6-7页 |
1.2.2 文本特点 | 第7页 |
1.3 翻译准备工作 | 第7-9页 |
1.3.1 译前准备 | 第7-8页 |
1.3.2 翻译计划 | 第8-9页 |
第2章 理论框架 | 第9-13页 |
2.1 意识形态——勒菲弗尔操纵论中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 | 第9-10页 |
2.2 译者的意识形态——史料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分析的理论依据 | 第10-13页 |
第3章 译者主体性在“慰安妇”史料翻译中的体现 | 第13-41页 |
3.1 语言层面的体现 | 第13-17页 |
3.2 文化层面的体现 | 第17-26页 |
3.2.1 军事术语的翻译 | 第17-19页 |
3.2.2 文化符号的转换 | 第19-23页 |
3.2.3 缺失信息的重现 | 第23-26页 |
3.3 交流层面的体现 | 第26-41页 |
3.3.1 “慰安妇”和慰安所的译法 | 第26-37页 |
3.3.2 归化异化与交流 | 第37-41页 |
第4章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附录A 调查报告原文 | 第43-85页 |
附录B 译文 | 第85-1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8-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
附件 | 第15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