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教学行为公平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J市某乡镇初中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一、引言 | 第9-13页 |
| (一) 研究缘起 | 第9-11页 |
| (二) 研究的问题 | 第11页 |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四)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 (五)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 (一) 国内外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二) 国内外教学公平的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18-19页 |
| 三、基本理论概述 | 第19-29页 |
| (一) 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4页 |
| (三) 公平的教师教学行为标准 | 第24-29页 |
| 四、教师教学行为公平问题的现状分析 | 第29-70页 |
| (一) 研究工具制定及信效度保障措施 | 第29-30页 |
| (二) 研究准备 | 第30-31页 |
| (三) 样本分析 | 第31-32页 |
| (四) 课堂考察现状及调查分析 | 第32-66页 |
| (五) 研究结论 | 第66-70页 |
| 五、教师教学行为不公平的原因探析 | 第70-78页 |
| (一) 教师方面 | 第70-73页 |
| 1.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偏差 | 第70-71页 |
| 2.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缺失 | 第71页 |
| 3.教师教育能力素养不足 | 第71-72页 |
| 4.教师师德素养不够 | 第72页 |
| 5.教师的教学公平观念淡薄 | 第72-73页 |
| (二) 学生方面 | 第73-75页 |
| 1.学生的个体差异 | 第73-74页 |
| 2.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强 | 第74-75页 |
| 3.学生的权利意识淡薄 | 第75页 |
| (三) 其他方面 | 第75-78页 |
| 1.教学模式单一 | 第75-76页 |
| 2.教学组织形式不合理 | 第76页 |
| 3.班级规模过大 | 第76页 |
| 4.座位编排不合理 | 第76-77页 |
| 5.学科性质差异 | 第77-78页 |
| 六、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公平的建议 | 第78-85页 |
| (一) 宏观方面 | 第78-82页 |
| 1.教师方面 | 第78-80页 |
| 2.学生方面 | 第80-81页 |
| 3.其它方面 | 第81-82页 |
| (二) 微观方面 | 第82-85页 |
| 1.呈示行为 | 第82-83页 |
| 2.对话行为 | 第83页 |
| 3.指导行为 | 第83-84页 |
| 4.管理行为 | 第84-85页 |
| 结语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附录 | 第89-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