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高中物理导学案优化设计与有效使用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4-16页
2 理论基础第16-22页
    2.1 导学案的概述第16-18页
        2.1.1 导学案定义、组成要素及特征第16-17页
        2.1.2 物理导学案第17-18页
    2.2 认知学习理论第18-20页
        2.2.1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第18-19页
        2.2.2 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第19-20页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0-21页
    2.4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1-22页
3 高中物理导学案的优化设计第22-35页
    3.1 导学案设计的一般性原则第22-23页
    3.2 高中物理导学案的优化策略第23-33页
        3.2.1 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处理好与教材、教案的关系第23-26页
        3.2.2 注重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化,富于变化不单调第26-27页
        3.2.3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梯度与层次并存第27-30页
        3.2.4 合理设置问题,有针对性和新颖性第30-32页
        3.2.5 温故知新,注重知识的串联性第32-33页
    3.3 高中物理导学案设计案例——以“平抛运动”为例第33-35页
4 高中物理导学案的有效使用第35-46页
    4.1 导学案的使用流程与方法第35-37页
    4.2 导学案的有效使用策略第37-39页
        4.2.1 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第37-38页
        4.2.2 教师及时检查批改第38页
        4.2.3 多环节使用第38-39页
        4.2.4 反思总结再循环第39页
    4.3 导学案使用实践第39-46页
        4.3.1 优化导学案的有效使用——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第40-44页
        4.3.2 评价访问第44-45页
        4.3.3 优化导学案实施成绩对比第45-46页
5 总结与展望第46-47页
    5.1 结论第46页
    5.2 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附录一 一年十二班期末考试成绩单第48-49页
附录二 平抛运动导学案完整版第49-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的物理表象与教学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