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g6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以Big6在现代教育技术课中的应用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综述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生存技能 | 第8-9页 |
|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第9页 |
| ·信息素养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9页 |
| ·信息素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 第9-10页 |
| ·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外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现状 | 第11-12页 |
| ·基于Big6的信息素养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16-25页 |
| ·信息素养 | 第16-22页 |
| ·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 第16-17页 |
| ·信息素养的内容结构和评价标准 | 第17-20页 |
| ·师范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 第20-22页 |
| ·基于big6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 | 第22-25页 |
| ·big6的定义 | 第22页 |
| ·对big6的解释 | 第22-24页 |
| ·big6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 3 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 第25-40页 |
| ·问卷设计 | 第26页 |
| ·调查对象 | 第26页 |
| ·调查时间 | 第26页 |
| ·调查内容 | 第26页 |
| ·数据分析及调查结果 | 第26-38页 |
| ·信息意识现状 | 第27-28页 |
| ·信息知识现状 | 第28-29页 |
| ·信息能力现状 | 第29-36页 |
| ·信息道德现状 | 第36-38页 |
| ·结果讨论 | 第38-40页 |
| 4 基于Big6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 | 第40-46页 |
| ·基于Big6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流程图 | 第40-41页 |
| ·教学目标分析 | 第41-43页 |
| ·确定教学目标 | 第41-42页 |
| ·学习者分析 | 第42页 |
| ·学习内容分析 | 第42-43页 |
| ·教学过程设计 | 第43页 |
| ·教学评价 | 第43-46页 |
| 5 基于Big6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实践 | 第46-58页 |
| ·实验准备 | 第46页 |
| ·前测及实验对象选择 | 第46页 |
| ·实验材料准备 | 第46页 |
| ·实验设计 | 第46-47页 |
| ·实验目的 | 第46页 |
| ·实验假设 | 第46-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 ·实验过程 | 第47-52页 |
| ·任务定义 | 第47-48页 |
| ·确定信息搜索策略 | 第48-49页 |
| ·搜索信息 | 第49-50页 |
| ·运用信息 | 第50-51页 |
| ·整合信息 | 第51-52页 |
| ·评价信息 | 第52页 |
| ·实验后测及结果分析 | 第52-58页 |
| ·实验后测 | 第52-53页 |
| ·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 第53-58页 |
| 6 总结及下一步工作 | 第58-60页 |
| ·取得的成绩 | 第58页 |
| ·存在问题 | 第58-59页 |
| ·下一步工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附录1 多媒体作品评价标准 | 第64-65页 |
| 附录2 高师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 | 第65-6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