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采访活动中联络口译员的角色研究--以《岩松看日本》为例
| 摘要 | 第4页 |
| 要旨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 1.2 研究理论基础及方法步骤 | 第11-13页 |
| 1.3 本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 第2章 先行研究 | 第17-23页 |
| 2.1 口译员角色的先行研究 | 第17-19页 |
| 2.2 联络口译员角色的先行研究 | 第19-21页 |
| 2.3 研究的突破口 | 第21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 第3章 语料的分析收集 | 第23-25页 |
| 3.1 语料的收集 | 第23页 |
| 3.2 语料的分析方法 | 第23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4章 电视采访活动中联络口译员的角色 | 第25-45页 |
| 4.1 谈话参与者 | 第25-32页 |
| 4.1.1 语言表现 | 第25-30页 |
| 4.1.2 副语言表现 | 第30-32页 |
| 4.2 信息传递者 | 第32-39页 |
| 4.3 交际促成者 | 第39-41页 |
| 4.4 文化中介者 | 第41-4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5章 顺应联络口译员的角色可采取的方法策略 | 第45-57页 |
| 5.1 译员发挥能动性的限度 | 第45-46页 |
| 5.2 译前准备 | 第46页 |
| 5.3 释义 | 第46-48页 |
| 5.4 增译 | 第48-50页 |
| 5.5 减译 | 第50-51页 |
| 5.6 句法转换 | 第51-53页 |
| 5.7 句子重组 | 第53-54页 |
| 5.8 适当的介入 | 第54-56页 |
| 5.9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6章 结论及今后的课题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