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关于新物理教师的有效教学探讨—初中力学部分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13页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第10-11页
    1.2 关于新教师的界定第11-12页
    1.3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的过程第12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2-13页
2 当前新教师的处境分析第13-16页
    2.1 新教师的优势第13页
    2.2 新教师的劣势第13-16页
        2.2.1 知识水平第13页
        2.2.2 师生关系第13-14页
        2.2.3 同事关系第14页
        2.2.4 家长关系第14-15页
        2.2.5 在学校所处的地位第15-16页
3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第16-24页
    3.1 有效教学的定义第16页
    3.2 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第16-20页
        3.2.1 初中生学习力学的心理特征第16-18页
        3.2.2 各心理学派的理论第18-20页
    3.3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第20-22页
    3.4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评判标准第22-23页
    3.5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发展性第23-24页
4 初中力学知识第24-27页
    4.1 初中力学知识框架第24-25页
    4.2 初中物理教重难点分析第25-27页
        4.2.1 初二下册期末测试第25页
        4.2.2 中考测试第25-27页
5 在初中力学中教师的有效教学调查分析第27-34页
    5.1 设置调查问卷的目的和意义第27页
    5.2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第27页
        5.2.1 调查问卷针对的群体第27页
        5.2.2 调查方法第27页
        5.2.3 调查内容第27页
    5.3 调查结果及分析第27-34页
        5.3.1 初中物理力学有效教学现状调查(学生卷)的数据统计及分析第27-30页
        5.3.2 初中物理力学有效教学现状调查(教师卷)的数据统计及分析第30-34页
6 在初中力学中新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第34-43页
    6.1 教学准备策略有效性第34-35页
        6.1.1 知识点的把握第34页
        6.1.2 教学设计的制定第34-35页
    6.2 教学实施策略有效性第35-39页
        6.2.1 随机应变,灵活引入课题第35-36页
        6.2.2 以情优教,与学生和谐相处第36-37页
        6.2.3 因材施教,切勿以自我为中心第37-39页
    6.3 教学激励策略有效性第39-41页
    6.4 评价策略有效性第41-43页
7 在初中力学中新教师的有效教学实施第43-52页
    7.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定第43页
    7.2 案例陈述第43-50页
        7.2.1 案例一: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第43-46页
        7.2.2 案例二:压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46-50页
    7.3 案例分析第50-51页
    7.4 数据分析第51-52页
8 结束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第55-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习日志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学习障碍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