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蒙古学生汉语上声声学描写与偏误分析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引言第9-14页
    (一)选题背景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四)研究对象第13页
    (五)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一、蒙古学生上声音频语料的收集与处理方法第14-19页
    (一)语料收集第14-15页
        1.准备阶段第14页
        2.样本数量第14页
        3.录音文本第14-15页
    (二)语料处理过程第15-16页
        1.录音过程第15页
        2.样本剪辑第15页
        3.数据提取第15-16页
        4.声调负载段的确定标准第16页
    (三)语音数据的处理第16-19页
        1.弯头降尾处理第16-17页
        2.基频归一化处理第17-18页
        3.T值与五度值之间的转换统计第18-19页
二、蒙古学生的单字上声声学描写与偏误分析第19-29页
    (一)上声下降过程稍短,调域偏高第19-24页
    (二)T3单字发音掌握较好,偏差不大第24-29页
三、蒙古学生的双字上声声学描写与偏误分析第29-53页
    (一)“T3+T1/2/4”的双字调组合第30-38页
        1.声调升降幅度不够第30-32页
        2.T3前字少有半上声发音,“T3+T2”偏误最多第32-38页
    (二)“T1/2/4+T3”的双字调组合第38-46页
        1.发音时长偏短第38-40页
        2.T3作为后字偏误率下降第40-46页
    (三)“T3+T3”的双字调组合第46-50页
        1.发音稍有不完整现象第46-48页
        2.“T3+T3”组合中前字变调导致后字受影响第48-50页
    (四)“T3+T0”的双字调组合第50-53页
        1.后字调域偏高第50-51页
        2.T3前字少有半上声发音第51-53页
四、上声实验分析结果总结第53-57页
    (一)单字调方面第53页
    (二)双字调方面第53-55页
    (三)对蒙古学生上声声调的教学策略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网络词语研究
下一篇:《枣林杂俎》副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