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出行行为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非集计模型研究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4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2 出行行为分析基本理论及方法 | 第19-32页 |
2.1 出行行为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19-24页 |
2.1.1 随机效用理论 | 第19-23页 |
2.1.2 时空限制理论 | 第23-24页 |
2.2 出行行为分析方法 | 第24-30页 |
2.2.1 基于出行链的出行行为分析 | 第24-28页 |
2.2.2 基于活动的出行行为分析 | 第28-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非集计模型及其参数标定 | 第32-41页 |
3.1 代表性非集计模型简介 | 第32-37页 |
3.1.1 BNL模型 | 第32-33页 |
3.1.2 MNL模型 | 第33页 |
3.1.3 Logit模型的改进与派生 | 第33-37页 |
3.2 非集计模型的数学性质 | 第37-40页 |
3.2.1 选择概率函数及性质 | 第37页 |
3.2.2 概率函数的推导 | 第37-39页 |
3.2.3 非集计模型的参数标定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基于居民出行活动的非集计模型建模 | 第41-53页 |
4.1 出行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6页 |
4.1.1 活动类型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页 |
4.1.2 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5页 |
4.1.3 活动类型对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分析 | 第45-46页 |
4.2 非集计模型建模 | 第46-52页 |
4.2.1 基本模型及建模流程 | 第46-47页 |
4.2.2 活动类型选择模型 | 第47-49页 |
4.2.3 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 第49-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基于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标定模型 | 第53-76页 |
5.1 方式选择影响变量对选择结果的影响 | 第53-59页 |
5.1.1 年龄对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 | 第53-54页 |
5.1.2 职业性质对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分析 | 第54-55页 |
5.1.3 月票情况对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 | 第55-56页 |
5.1.4 家庭月交通费对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 | 第56-57页 |
5.1.5 家庭月收入对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 | 第57-58页 |
5.1.6 出行距离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影响 | 第58-59页 |
5.2 参数估计结果 | 第59-69页 |
5.2.1 活动类型选择参数估计 | 第59-60页 |
5.2.2 标准工作模式活动中方式选择模型参数估计 | 第60-63页 |
5.2.3 混合模式活动中方式选择模型参数估计 | 第63-65页 |
5.2.4 多目的休闲模式活动中方式选择模型参数估计 | 第65-67页 |
5.2.5 维持休闲模式活动中方式选择模型参数估计 | 第67-69页 |
5.3 模型的检验 | 第69-73页 |
5.3.1 t检验值 | 第69-71页 |
5.3.2 命中率法 | 第71-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76-7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6-77页 |
6.2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作者简历 | 第81-8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