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AM的网络口碑信任度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标和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2.1 理论目标和意义 | 第13页 |
1.2.2 研究创新 | 第13-14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32页 |
2.1 传统口碑和网络口碑综述 | 第18-22页 |
2.1.1 传统口碑的概念与特点 | 第18-19页 |
2.1.2 网络口碑的概念与特点 | 第19-20页 |
2.1.3 网络口碑国外研究与发展 | 第20-21页 |
2.1.4 网络口碑国内研究与发展 | 第21-22页 |
2.2 网络口碑的传播渠道 | 第22-26页 |
2.2.1 虚拟社区相关研究 | 第23-26页 |
2.3 TAM 相关研究 | 第26-30页 |
2.3.1 TAM 模型概述 | 第26-27页 |
2.3.2 改进的TAM 模型 | 第27-28页 |
2.3.3 TAM 模型的应用 | 第28-30页 |
2.4 网络信任度的研究 | 第30-32页 |
2.4.1 信任的定义 | 第30页 |
2.4.2 信任在网络研究方面的运用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基于TAM 的网络口碑信任度模型 | 第32-43页 |
3.1 模型理论框架 | 第32-36页 |
3.1.1 传统口碑模型框架 | 第32-33页 |
3.1.2 网络环境口碑模型框架 | 第33-34页 |
3.1.3 以信任为中介的模型框架 | 第34-36页 |
3.2 人际维度研究假设 | 第36-38页 |
3.2.1 在线联结强度与研究假设 | 第36-37页 |
3.2.2 传播者专业性与研究假设 | 第37-38页 |
3.3 网站维度与研究假设 | 第38-40页 |
3.3.1 TAM 与研究假设 | 第38-39页 |
3.3.2 消费者与网站关系与研究假设 | 第39-40页 |
3.4 中介变量与研究假设 | 第40-41页 |
3.4.1 人际信任 | 第40页 |
3.4.2 网站信任 | 第40-41页 |
3.5 调节变量与研究假设 | 第41页 |
3.6 基于TAM 的网络口碑模型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第43-57页 |
4.1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43页 |
4.2 问卷设计 | 第43-47页 |
4.2.1 自变量维度的测量 | 第44-45页 |
4.2.2 中介变量维度的测量 | 第45-46页 |
4.2.3 因变量维度的测量 | 第46-47页 |
4.3 调研过程 | 第47-52页 |
4.3.1 样本对象的选择 | 第47页 |
4.3.2 样本容量的确定 | 第47-48页 |
4.3.3 研究数据的收集 | 第48页 |
4.3.4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48-52页 |
4.4 信度检验 | 第52-53页 |
4.5 效度检验 | 第53-57页 |
第五章 模型检验与中介效应 | 第57-71页 |
5.1 结构方程模型 | 第57-60页 |
5.1.1 结构方程测量模型概述 | 第57-58页 |
5.1.2 结构模型分析步骤 | 第58-60页 |
5.1.3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 | 第60页 |
5.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60-67页 |
5.2.1 结构方程模型评价 | 第61-63页 |
5.2.2 检验假设与初步结论 | 第63-64页 |
5.2.3 整合模型结构方程 | 第64页 |
5.2.4 整合模型结构方程评价 | 第64-66页 |
5.2.5 假设检验和初步结论 | 第66-67页 |
5.3 信任类别的中介效应 | 第67-71页 |
5.3.1 中介效应概述 | 第67-68页 |
5.3.2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 | 第68-71页 |
第六章 网站类型的调节效应 | 第71-86页 |
6.1 定性研究调研方法 | 第71-79页 |
6.1.1 确定研究问题 | 第71页 |
6.1.2 选择评价标准 | 第71-74页 |
6.1.3 抽样 | 第74-75页 |
6.1.4 编码 | 第75-76页 |
6.1.5 得出结论 | 第76-79页 |
6.2 调节效应 | 第79-86页 |
6.2.1 调节效应概述 | 第80-82页 |
6.2.2 分组回归分析 | 第82-84页 |
6.2.3 网站类型的调节效应假设检验 | 第84-86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第86-100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86-88页 |
7.2 研究结果讨论 | 第88-91页 |
7.2.1 人际维度研究结论讨论 | 第88-89页 |
7.2.2 网络维度研究结论讨论 | 第89-90页 |
7.2.3 中介效应研究结论讨论 | 第90-91页 |
7.2.4 调节效应研究结论讨论 | 第91页 |
7.3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91-97页 |
7.3.1 理论贡献 | 第91-94页 |
7.3.2 实践贡献 | 第94-97页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第97-100页 |
7.4.1 本文的局限性 | 第97-98页 |
7.4.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附录 | 第106-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110-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