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教学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2-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教学现状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第18-22页 |
一、学生方面 | 第20-21页 |
二、教师方面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第22-25页 |
一、社会原因 | 第22-23页 |
二、教材原因 | 第23-24页 |
三、教师原因 | 第24页 |
四、学生原因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激趣法 | 第25-36页 |
第一节 歌曲激趣 | 第25-30页 |
一、古词新唱 | 第25-28页 |
二、流行歌曲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影视激趣 | 第30-32页 |
一、观看影视作品 | 第30-31页 |
二、自导自演课本剧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故事激趣 | 第32-33页 |
一、写作背景 | 第32-33页 |
二、作者轶事 | 第33页 |
第四节 绘画激趣 | 第33-36页 |
一、课本配图 | 第33-34页 |
二、课外图片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诵读法 | 第36-42页 |
第一节 示范诵读 | 第37-38页 |
一、教师诵读 | 第37-38页 |
二、名家诵读 | 第38页 |
第二节 学生诵读 | 第38-42页 |
一、诵读形式 | 第39页 |
二、诵读技巧 | 第39-42页 |
第四章 探究法 | 第42-55页 |
第一节 创作动因探究 | 第42-46页 |
一、时代背景 | 第42-44页 |
二、个人原因 | 第44-46页 |
第二节 思想内容探究 | 第46-51页 |
一、主题分析 | 第46-49页 |
二、人物分析 | 第49-51页 |
第三节 诗歌之美探究 | 第51-55页 |
一、意境美 | 第51-52页 |
二、音乐美 | 第52-53页 |
三、语言美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模仿创作法 | 第55-62页 |
第一节 改写诗歌 | 第55-57页 |
一、改写原则 | 第55页 |
二、改写形式 | 第55-57页 |
第二节 续写诗歌 | 第57-58页 |
第三节 仿写诗歌 | 第58-62页 |
结语 | 第62-65页 |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62-63页 |
二、激活学生的积极性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一 | 第67-68页 |
附录二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