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要旨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1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10页 |
2 《海龟的夜晚》文本简介 | 第10-12页 |
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1章 翻译美学论与日汉拟声拟态词的特点 | 第14-22页 |
1.1 翻译美学论 | 第14-16页 |
1.1.1 语音层审美信息 | 第15页 |
1.1.2 形、音、义层审美信息 | 第15-16页 |
1.2 日汉拟声词的特点及异同 | 第16-18页 |
1.2.1 日汉拟声词的语音特点及异同 | 第16-17页 |
1.2.2 日汉拟声词的结构特点及异同 | 第17页 |
1.2.3 日汉拟声词的语义特点及异同 | 第17-18页 |
1.3 日汉拟态词的特点及其异同 | 第18-22页 |
1.3.1 日语拟态词的结构及语义特点 | 第18-19页 |
1.3.2 汉语形况词的结构及语义特点 | 第19页 |
1.3.3 二者的异同 | 第19-22页 |
第2章 语音节奏美与日语拟声词的汉译 | 第22-30页 |
2.1 叠音型拟声词的汉译 | 第22-25页 |
2.2 促音型拟声词的汉译 | 第25-27页 |
2.3 长音型拟声词的汉译 | 第27-28页 |
2.4 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形、音、义兼具的词语和谐美与日语拟态词的汉译 | 第30-46页 |
3.1 叠音型拟态词的汉译 | 第30-35页 |
3.2 促音型拟态词的汉译 | 第35-38页 |
3.3 拨音型拟态词的翻译 | 第38-41页 |
3.4 リ音型拟态词的汉译 | 第41-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86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