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配气凸轮型线的动力学优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配气凸轮型线的设计 | 第10-16页 |
1.2.1 配气凸轮型线的组成与分类 | 第10-14页 |
1.2.2 配气凸轮型线的设计方法 | 第14-16页 |
1.3 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离散质量法 | 第16-17页 |
1.3.2 多体系统动力学法 | 第17-18页 |
1.3.3 有限元法 | 第18页 |
1.4 配气凸轮型线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1 优化设计概述 | 第18-19页 |
1.4.2 配气凸轮型线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B样条配气凸轮型线的构建 | 第22-32页 |
2.1 B样条曲线简介 | 第22-23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22页 |
2.1.2 B样条的定义和性质 | 第22-23页 |
2.2 五次均匀B样条凸轮型线 | 第23-26页 |
2.2.1 五次均匀B样条数学表达式 | 第23-25页 |
2.2.2 五次均匀B样条曲线边界的控制 | 第25-26页 |
2.3 五次B样条凸轮型线的构建实例 | 第26-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配气机构动力学建模及其数值计算 | 第32-50页 |
3.1 配气机构动力学建模及其数值计算 | 第32-34页 |
3.1.1 建立配气机构单质量动力学模型 | 第32-34页 |
3.2 配气机构单质量动力学模型的数值求解 | 第34-48页 |
3.2.1 特征参数的计算 | 第34-38页 |
3.2.2 常微分方程求解方法 | 第38-42页 |
3.2.3 求解实例 | 第42-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配气凸轮型线动力学优化设计 | 第50-70页 |
4.1 配气凸轮型线动力学优化数学模型 | 第50-54页 |
4.1.1 设计变量 | 第50-53页 |
4.1.2 目标函数 | 第53-54页 |
4.1.3 优化模型 | 第54页 |
4.2 配气凸轮型线的优化方法 | 第54-59页 |
4.2.1 初始复合形的产生 | 第55-56页 |
4.2.2 复合形法的迭代步骤 | 第56-59页 |
4.3 配气凸轮型线动力学优化程序开发 | 第59-67页 |
4.3.1 优化程序结构 | 第59页 |
4.3.2 应用实例 | 第59-65页 |
4.3.3 优化结果对比 | 第65-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主要的工作及总结 | 第70页 |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70页 |
5.3 前景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