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7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螺栓的氢脆机理 | 第16-19页 |
1.3 海洋环境高强螺栓的选材 | 第19-21页 |
1.4 Inconel 718合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9页 |
1.4.1 用作高温合金 | 第23-28页 |
1.4.2 用作耐蚀合金 | 第28-29页 |
1.5 Inconel 718合金的腐蚀类型 | 第29-34页 |
1.5.1 点腐蚀 | 第30-32页 |
1.5.2 晶间腐蚀 | 第32-34页 |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34-37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案设计及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37-47页 |
2.1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7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37-39页 |
2.2.1 热处理工艺优化、Thermo-Calc计算及晶间腐蚀试验合金 | 第37-38页 |
2.2.2 δ相析出动力学及再结晶行为部分试验合金 | 第38页 |
2.2.3 点腐蚀机理研究部分试验合金 | 第38页 |
2.2.4 Inconel 718合金成分优化部分试验合金 | 第38-39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39-47页 |
2.3.1 室温力学性能 | 第39-40页 |
2.3.2 微观组织 | 第40-41页 |
2.3.3 点腐蚀性能 | 第41-42页 |
2.3.4 晶间腐蚀性能 | 第42-43页 |
2.3.5 缝隙腐蚀性能 | 第43-44页 |
2.3.6 氢脆敏感性能 | 第44-45页 |
2.3.7 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 | 第45页 |
2.3.8 δ相析出动力学及静态再结晶行为研究方法 | 第45-47页 |
第三章 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47-67页 |
3.1 前言 | 第47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47页 |
3.3 组织分析 | 第47-55页 |
3.3.1 表面结构分析 | 第47-50页 |
3.3.2 沉淀相研究 | 第50-55页 |
3.4 室温力学性能及硬度分析 | 第55-57页 |
3.4.1 室温力学性能 | 第55-57页 |
3.4.2 硬度 | 第57页 |
3.5 耐蚀性能研究 | 第57-61页 |
3.5.1 点腐蚀(阳极极化法)性能研究 | 第57-59页 |
3.5.2 晶间腐蚀(EPR法)性能研究 | 第59-61页 |
3.5.3 缝隙腐蚀性能研究 | 第61页 |
3.6 氢脆敏感性研究 | 第61-66页 |
3.7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研究 | 第67-77页 |
4.1 前言 | 第67页 |
4.2 理论计算及验证 | 第67-68页 |
4.2.1 元素分配计算的理论依据 | 第67页 |
4.2.2 计算结果的验证 | 第67-68页 |
4.3 热力学平衡相图 | 第68-69页 |
4.4 相组成的变化 | 第69-71页 |
4.5 相中的元素分配量 | 第71-73页 |
4.6 计算有效性验证 | 第73-75页 |
4.7 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δ相析出动力学及静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 第77-93页 |
5.1 前言 | 第77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77页 |
5.3 δ相析出动力学研究 | 第77-86页 |
5.3.1 软化动力学曲线 | 第77-79页 |
5.3.2 δ析出相判定 | 第79页 |
5.3.3 δ相的PTT曲线 | 第79-81页 |
5.3.4 δ相形核及析出位点 | 第81-82页 |
5.3.5 γ'/γ"→δ转化机制 | 第82-83页 |
5.3.6 δ相析出形态及粗化行为 | 第83-84页 |
5.3.7 δ相析出动力学分析 | 第84-86页 |
5.4 Inconel 718合金的静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 第86-92页 |
5.4.1 应力-应变曲线 | 第86页 |
5.4.2 静态再结晶分数 | 第86-89页 |
5.4.3 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 第89-90页 |
5.4.4 静态再结晶形核机制 | 第90-92页 |
5.5 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六章 点腐蚀及晶间腐蚀机理研究 | 第93-113页 |
6.1 前言 | 第93页 |
6.2 点腐蚀机理的研究 | 第93-105页 |
6.2.1 试验材料 | 第93-94页 |
6.2.2 γ'/γ"相的影响 | 第94-97页 |
6.2.3 碳化物的影响 | 第97-100页 |
6.2.4 点蚀诱发源 | 第100-102页 |
6.2.5 双层膜特性的XPS分析 | 第102-104页 |
6.2.6 点蚀反应发展模型 | 第104-105页 |
6.3 晶间腐蚀机理的研究 | 第105-112页 |
6.3.1 试验材料 | 第105-106页 |
6.3.2 组织分析 | 第106-107页 |
6.3.3 δ相对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 第107-110页 |
6.3.4 δ相对晶间腐蚀的作用机理 | 第110-112页 |
6.4 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七章 Inconel 718合金成分优化之性能研究 | 第113-133页 |
7.1 前言 | 第113-114页 |
7.2 设计与冶炼成分 | 第114-116页 |
7.2.1 设计成分 | 第114页 |
7.2.2 冶炼成分 | 第114-116页 |
7.3 性能研究 | 第116-131页 |
7.3.1 微观分析 | 第116-121页 |
7.3.2 室温力学性能及硬度分析 | 第121-125页 |
7.3.3 耐蚀性能研究 | 第125-128页 |
7.3.4 氢脆敏感性能研究 | 第128-131页 |
7.4 小结 | 第131-133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33-135页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