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6-3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2 博物馆结构-文物系统的防震性能研究现状 | 第18-32页 |
1.2.1 博物馆结构的防震性能研究 | 第19-27页 |
1.2.2 博物馆文物系统的防震性能研究 | 第27-32页 |
1.2.3 博物馆结构-文物系统的防震性能研究 | 第32页 |
1.3 博物馆结构-文物系统防震性能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32-33页 |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 第33-36页 |
2 可移动文物陈列系统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 第36-73页 |
2.1 概述 | 第36-37页 |
2.2 试验模型设计 | 第37-45页 |
2.2.1 模型制作 | 第37-40页 |
2.2.2 文物试件放置形式及传感器设置 | 第40-42页 |
2.2.3 试验加载制度 | 第42-43页 |
2.2.4 试验输入地震波 | 第43-44页 |
2.2.5 试验模型各测点通道布置及测试内容 | 第44-45页 |
2.3 试验过程及破坏特点 | 第45-48页 |
2.3.1 试验破坏等级划分 | 第45页 |
2.3.2 2/3 配重层工况地震作用破坏现象 | 第45-47页 |
2.3.3 1/3 配重层工况地震作用破坏现象 | 第47-48页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8-72页 |
2.4.1 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 | 第48-52页 |
2.4.2 模型结构的位移响应 | 第52-54页 |
2.4.3 模型结构的加速度响应 | 第54-61页 |
2.4.4 模型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 | 第61-70页 |
2.4.5 模型结构中文物响应与陈列层台面响应的关系 | 第70-7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3 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陶瓷器)陈列系统的防震性能研究 | 第73-103页 |
3.1 陶瓷材料的基本特性 | 第73-74页 |
3.2 可移动文物的防震性能分析 | 第74-80页 |
3.2.1 陈列文物的传统抗震措施及效果分析 | 第74-76页 |
3.2.2 陈列文物的基本破坏形式及控制参数 | 第76页 |
3.2.3 陈列文物的隔震减震(振)性能分析 | 第76-80页 |
3.3 可移动文物陈列柜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 | 第80-82页 |
3.3.1 可移动文物陈列柜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 第80-81页 |
3.3.2 可移动文物陈列柜与主体的连接方式 | 第81-82页 |
3.4 可移动文物陈列系统的地震作用分析 | 第82-102页 |
3.4.1 可移动文物陈列系统的抗震计算模型 | 第82-83页 |
3.4.2 浮放文物的运动判别式 | 第83-84页 |
3.4.3 浮放文物的地震作用机理 | 第84-87页 |
3.4.4 可移动文物陈列系统的地震作用机理 | 第87-93页 |
3.4.5 可移动文物陈列系统的地震作用计算 | 第93-10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4 博物馆建筑结构的防震性能研究 | 第103-127页 |
4.1 博物馆建筑结构防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103-104页 |
4.2 博物馆常见建筑结构形式的震害分析 | 第104-109页 |
4.2.1 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 | 第104-105页 |
4.2.2 常见建筑结构形式的结构特点与震害分析 | 第105-108页 |
4.2.3 博物馆建筑结构体系优选 | 第108-109页 |
4.3 博物馆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 | 第109-117页 |
4.3.1 等效剪切模型 | 第110-113页 |
4.3.2 等效弯曲-剪切模型 | 第113页 |
4.3.3 空间分析模型 | 第113-114页 |
4.3.4 分层模型的层刚度的计算 | 第114-115页 |
4.3.5 算例分析 | 第115-117页 |
4.4 博物馆建筑结构的防震安全设计问题分析 | 第117-125页 |
4.4.1 防震安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 第117-118页 |
4.4.2 模型结构的基本参数 | 第118-119页 |
4.4.3 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 | 第119-120页 |
4.4.4 地震波及研究工况选取 | 第120页 |
4.4.5 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中各楼层节点的位移响应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4.4.6 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中各楼层节点的加速度响应的影响 | 第121-123页 |
4.4.7 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中楼层节点的加速度反应时程的影响 | 第123页 |
4.4.8 竖向地震作用对不同阻尼比结构中相同节点的加速度响应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4.4.9 基于文物防震安全的博物馆结构的防震性能评价 | 第124-12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5 博物馆建筑结构-文物系统的防震安全体系研究 | 第127-177页 |
5.1 博物馆建筑结构-文物系统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 第127-129页 |
5.1.1 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 第127-128页 |
5.1.2 地震作用分析建模方式 | 第128-129页 |
5.2 博物馆建筑结构-文物系统分体式建模的地震作用分析 | 第129-151页 |
5.2.1 分体式模型 | 第129-131页 |
5.2.2 各分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 | 第131-133页 |
5.2.3 地震波选取及工况选择 | 第133-134页 |
5.2.4 对称、非对称框剪结构的地震作用响应分析 | 第134-142页 |
5.2.5 文物陈列系统的地震作用响应分析 | 第142-151页 |
5.3 博物馆建筑结构-文物系统整体式建模的地震作用分析 | 第151-156页 |
5.3.1 整体式模型 | 第151-152页 |
5.3.2 整体式模型的动力特性分析 | 第152-154页 |
5.3.3 地震波选取及工况选择 | 第154页 |
5.3.4 对称、非对称框剪结构-文物系统模型的地震响应分析 | 第154-156页 |
5.4 博物馆建筑结构-文物系统不同建模方式的优缺点对比 | 第156-157页 |
5.4.1 分体式建模分析方法的特点分析 | 第156页 |
5.4.2 整体式建模分析方法的特点分析 | 第156-157页 |
5.5 博物馆建筑结构-文物系统防震安全的隔震减震控制 | 第157-162页 |
5.5.1 地基的隔震减震控制 | 第157页 |
5.5.2 基础的隔震减震控制 | 第157页 |
5.5.3 基础-主体结构间的隔震减震控制 | 第157-160页 |
5.5.4 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控制 | 第160页 |
5.5.5 建筑结构-文物陈列柜(架)间的隔震减震控制 | 第160页 |
5.5.6 文物陈列系统的隔震减震控制 | 第160-162页 |
5.6 博物馆建筑结构-文物系统的防震安全体系研究 | 第162-175页 |
5.6.1 防震安全性能水准与控制参数 | 第162-164页 |
5.6.2 振动控制方法 | 第164-166页 |
5.6.3 防震破坏准则 | 第166-167页 |
5.6.4 防震设计的加速度控制 | 第167-170页 |
5.6.5 地震作用下的隔震减震混合控制体系 | 第170-174页 |
5.6.6 防震安全体系控制参数优化与多道防震防线的建立 | 第174-17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75-17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77-183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177-182页 |
6.1.1 博物馆建筑结构-文物系统的防震安全现状调研与分析 | 第177-178页 |
6.1.2 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陈列系统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 第178页 |
6.1.3 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陈列系统的防震性能分析 | 第178-179页 |
6.1.4 博物馆建筑常见结构类型的防震性能分析 | 第179-181页 |
6.1.5 博物馆建筑结构-文物系统的防震安全体系研究 | 第181-18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82-183页 |
致谢 | 第183-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184-195页 |
附录 | 第195-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