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7页 |
1.2.1 船舶曲面分段场地布局调度 | 第15-17页 |
1.2.2 船舶曲面分段建造作业模式 | 第17-22页 |
1.2.3 船舶曲面分段智能优化调度 | 第22-23页 |
1.2.4 船舶曲面分段动态调度技术 | 第23-26页 |
1.2.5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第26-27页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2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1.4 论文结构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2章 曲面分段建造场地与人员协同调度技术框架 | 第32-42页 |
2.1 引言 | 第32页 |
2.2 曲面分段建造调度问题分析 | 第32-37页 |
2.2.1 船舶曲面分段建造调度中的场地空间布局问题 | 第33-35页 |
2.2.2 船舶曲面分段建造调度中的时间问题 | 第35-37页 |
2.3 曲面分段建造场地与人员协同调度特点 | 第37-39页 |
2.4 场地与人员协同调度技术框架 | 第39-40页 |
2.5 场地与人员协同调度关键技术 | 第40-4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基于剩余空间的曲面分段场地布局技术 | 第42-82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 基于剩余空间的曲面分段场地布局调度技术框架及数学建模 | 第43-50页 |
3.2.1 基于剩余空间的曲面分段场地布局调度技术框架 | 第43-44页 |
3.2.2 曲面分段场地布局数学建模 | 第44-45页 |
3.2.3 几何学基础符号与函数表达 | 第45-46页 |
3.2.4 点、线、面和多边形的关系函数定义 | 第46-49页 |
3.2.5 边的奇偶性定义及性质 | 第49-50页 |
3.3 基于顶点切割的剩余空间搜索算法 | 第50-63页 |
3.3.1 分段与场地接触形式分析 | 第50-53页 |
3.3.2 狭义分段顶点切割法 | 第53-59页 |
3.3.3 广义分段顶点切割法 | 第59页 |
3.3.4 场地顶点切割法 | 第59-60页 |
3.3.5 顶点切割法整体流程图 | 第60-61页 |
3.3.6 基于顶点切割的剩余空间搜索算法流程图 | 第61-63页 |
3.4 基于顶点的剩余空间像素分解机制 | 第63-69页 |
3.4.1 基于顶点的剩余空间分解方法 | 第63-65页 |
3.4.2 像素单元属性的边奇偶性判定法 | 第65-66页 |
3.4.3 像素单元数据储存结构 | 第66-68页 |
3.4.4 像素单元组合方法 | 第68-69页 |
3.5 基于规则的分段最优放置位置查找算法 | 第69-76页 |
3.5.1 分段可放置基本原理 | 第69-70页 |
3.5.2 理想像素单元组合情况下的分段剩余空间匹配性判定算法 | 第70-72页 |
3.5.3 理想与缺陷像素单元组合下的分段剩余空间匹配性判定算法 | 第72-74页 |
3.5.4 基于规则的分段最优放置位置选择 | 第74-76页 |
3.6 基于剩余空间的曲面分段布局技术 | 第76-79页 |
3.6.1 特定任务序列的曲面分段场地布局算法 | 第77-78页 |
3.6.2 曲面分段补位布局算法 | 第78-7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第4章 面向船舶曲面分段建造的场地布局调度技术 | 第82-106页 |
4.1 引言 | 第82页 |
4.2 场地布局调度问题描述与建模 | 第82-85页 |
4.2.1 场地布局调度问题描述 | 第82-83页 |
4.2.2 场地布局调度数学建模 | 第83-84页 |
4.2.3 曲面分段场地布局调度技术流程 | 第84-85页 |
4.3 曲面分段场地布局静态调度技术 | 第85-88页 |
4.3.1 基于蚁群算法的场地布局静态调度设计 | 第85-86页 |
4.3.2 基于启发式规则的空间资源配置策略 | 第86-87页 |
4.3.3 静态场地布局调度蚁群算法描述 | 第87-88页 |
4.4 曲面分段场地布局动态调度 | 第88-94页 |
4.4.1 扰动事件统一化处理机制 | 第89-90页 |
4.4.2 追加类扰动事件处理算法 | 第90-92页 |
4.4.3 延期类扰动事件处理算法 | 第92页 |
4.4.4 撤销任务与插入任务类扰动事件处理算法 | 第92-94页 |
4.5 曲面分段场地布局调度算法验证 | 第94-105页 |
4.5.1 验证数据 | 第94-101页 |
4.5.2 算法验证 | 第101-10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5章 基于在制状态的人员及与场地协同的调度技术 | 第106-128页 |
5.1 引言 | 第106-107页 |
5.2 曲面分段建造场地与人员协同调度内涵分析 | 第107-109页 |
5.2.1 曲面分段建造任务工序化改造 | 第107页 |
5.2.2 基于精确管理思想的生产组织模式 | 第107-108页 |
5.2.3 曲面分段布局与人员安排耦合性分析 | 第108-109页 |
5.2.4 场地与人员协同调度分析 | 第109页 |
5.3 基于在制状态的人员调度问题建模 | 第109-112页 |
5.3.1 基于在制状态的人员调度问题描述 | 第110页 |
5.3.2 基于在制状态的人员调度约束 | 第110页 |
5.3.3 基于在制状态的人员调度数学建模 | 第110-112页 |
5.4 基于在制状态的人员调度技术 | 第112-120页 |
5.4.1 改进混合遗传算法设计 | 第113-117页 |
5.4.2 基于启发式规则的解码算法 | 第117-119页 |
5.4.3 TAGASA算法描述 | 第119-120页 |
5.5 基于在制状态人员调度算法验证 | 第120-123页 |
5.6 面向船舶曲面分段建造的场地与人员协同调度技术 | 第123-126页 |
5.6.1 场地与人员资源特点分析 | 第123-124页 |
5.6.2 场地与人员协同调度算法流程图 | 第124-12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6章 系统开发与实例验证 | 第128-150页 |
6.1 引言 | 第128页 |
6.2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 第128-129页 |
6.3 系统结构 | 第129-132页 |
6.3.1 系统体系结构 | 第129页 |
6.3.2 系统功能模块 | 第129-130页 |
6.3.3 系统类图 | 第130-132页 |
6.4 系统基础数据录入功能介绍 | 第132-137页 |
6.4.1 分段任务信息管理 | 第132-135页 |
6.4.2 场地信息管理 | 第135-136页 |
6.4.3 人员信息管理 | 第136-137页 |
6.5 场地与人员协同调度算法验证 | 第137-148页 |
6.5.1 分段数据准备 | 第137-139页 |
6.5.2 场地与人员数据 | 第139页 |
6.5.3 面向曲面分段建造的场地与人员协同调度结果验证 | 第139-14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48-15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0-154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50-152页 |
7.2 展望 | 第152-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160-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162-164页 |
致谢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