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关于语文课本价值功能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关于课本与写作关系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3 关于课本写作资源内容及运用策略的研究 | 第14-16页 |
1.3.4 关于课本写作资源与高考作文的研究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文献资料法 | 第17页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1.4.3 案例分析研究法 | 第17-18页 |
2 语文课本写作资源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18-24页 |
2.1 语文课本写作资源运用的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2.1.1 迁移理论 | 第18页 |
2.1.2 图式理论 | 第18-19页 |
2.1.3 写作学理论 | 第19页 |
2.2 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9-20页 |
2.2.1 对阅读的要求 | 第19-20页 |
2.2.2 对写作的要求 | 第20页 |
2.3 课本写作资源的优势 | 第20-22页 |
2.3.1 课本写作资源的丰富性 | 第21页 |
2.3.2 课本写作资源的易操作性 | 第21-22页 |
2.4 课本写作资源运用的教学过程 | 第22-24页 |
2.4.1 导入话题 | 第22页 |
2.4.2 指向写作的读 | 第22页 |
2.4.3 掌握写作知识的写 | 第22-24页 |
3 师生对课本写作资源的运用现状 | 第24-30页 |
3.1 高中语文教师对课本写作资源的运用现状 | 第24-25页 |
3.1.1 对课本写作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清 | 第24-25页 |
3.1.2 缺少有效指导 | 第25页 |
3.2 运用不足原因 | 第25-27页 |
3.2.1 没有认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 第26页 |
3.2.2 没有领会课本的选文特点 | 第26页 |
3.2.3 忽视思维能力培养 | 第26-27页 |
3.3 高中生对课本写作资源的运用现状 | 第27-29页 |
3.3.1 对课本写作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 第27-28页 |
3.3.2 不会运用写作资源是最主要的困难 | 第28-29页 |
3.4 运用不足原因 | 第29-30页 |
3.4.1 对课本的重视不够 | 第29页 |
3.4.2 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 第29-30页 |
4 利用课本写作资源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 第30-45页 |
4.1 积累各类素材,以便学而致用 | 第30-34页 |
4.1.1 专题素材 | 第30-31页 |
4.1.2 语言素材 | 第31-32页 |
4.1.3 人物素材 | 第32-33页 |
4.1.4 技巧素材 | 第33-34页 |
4.2 开展话题讨论,培养思维能力 | 第34-36页 |
4.2.1 利用课本设计思考性的提问 | 第34-35页 |
4.2.2 利用课本引发观点争鸣 | 第35-36页 |
4.2.3 利用课后习题引发讨论 | 第36页 |
4.3 开展多种练笔,培养语言能力 | 第36-40页 |
4.3.1 仿、译写课文 | 第37-38页 |
4.3.2 缩、扩、改写课文 | 第38-40页 |
4.3.3 拟写读后感 | 第40页 |
4.4 开展主题活动,培养表达能力 | 第40-45页 |
4.4.1 写故事 | 第41页 |
4.4.2 写评论 | 第41-43页 |
4.4.3 写演讲稿 | 第43-45页 |
5 案例分析——从近年高考作文看课本写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 第45-55页 |
5.1 2017 年全国卷Ⅱ高考作文“对中华名句的感触与思考” | 第45-47页 |
5.1.1 作文题目解读 | 第45-46页 |
5.1.2 课本写作资源运用评析 | 第46-47页 |
5.2 2016 年全国卷Ⅱ高考作文“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 第47-49页 |
5.2.1 作文题目解读 | 第47-48页 |
5.2.2 课本写作资源运用评析 | 第48-49页 |
5.3 2015 年四川高考作文“我看老实与聪明” | 第49-51页 |
5.3.1 作文题目解读 | 第49-50页 |
5.3.2 课本写作资源运用评析 | 第50-51页 |
5.4 2014 年四川高考作文“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 | 第51-55页 |
5.4.1 作文题目解读 | 第51-52页 |
5.4.2 课本写作资源运用评析 | 第52-55页 |
6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