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电化学错误概念的诊断与转变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1.2.1 错误概念 | 第9-10页 |
1.2.2 概念转变 | 第10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3.1 错误概念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概念转变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3 电化学错误概念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第16页 |
2.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16页 |
2.3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6-18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18-24页 |
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3.1.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3.1.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3.3.1 文献研究法 | 第20页 |
3.3.2 测量法 | 第20页 |
3.3.3 访谈法 | 第20页 |
3.3.4 实验法 | 第20-21页 |
3.4 研究工具 | 第21-24页 |
3.4.1 调查测试卷 | 第21-22页 |
3.4.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22-24页 |
第4章 研究实施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24-56页 |
4.1 研究实施过程及数据处理 | 第24-27页 |
4.1.1 编制测试卷 | 第24页 |
4.1.2 测试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24-26页 |
4.1.3 编制访谈提纲 | 第26页 |
4.1.4 测试卷的测量 | 第26-27页 |
4.1.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7页 |
4.1.6 进行访谈,对访谈内容录音并整理结果 | 第2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27-50页 |
4.2.1 测试卷总体情况分析 | 第27-30页 |
4.2.2 学生电化学错误概念类型及来源分析 | 第30-48页 |
4.2.3 电化学错误概念汇总 | 第48-50页 |
4.3 高中生电化学错误概念的转变研究 | 第50-53页 |
4.3.1 促进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 第50-52页 |
4.3.2 设计电化学教学方案 | 第52页 |
4.3.3 实施电化学教学 | 第52页 |
4.3.4 编制后测卷 | 第52页 |
4.3.5 测试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52-53页 |
4.3.6 测试卷的测量 | 第53页 |
4.3.7 数据处理办法 | 第53页 |
4.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53-56页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第56-58页 |
5.1 结论 | 第56-57页 |
5.2 启示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