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前言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认知冲突策略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第8页 |
1.1.2 国内外关于认知冲突策略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研究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2.1.1 物理概念 | 第11页 |
2.1.2 认知冲突 | 第11-12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2.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12-13页 |
2.2.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论 | 第13页 |
2.2.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3-14页 |
2.2.4 奥苏贝尔的认知理论 | 第14-15页 |
3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创设 | 第15-23页 |
3.1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的意义 | 第15-16页 |
3.1.1 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 第15页 |
3.1.2 创设认知冲突,优化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 | 第15-16页 |
3.1.3 创设认知冲突,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 第16页 |
3.2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的条件 | 第16-17页 |
3.3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的方法 | 第17-23页 |
3.3.1 抓住已有知识的不足,创设认知冲突 | 第17-18页 |
3.3.2 借助实验,创设认知冲突 | 第18-19页 |
3.3.3 运用生活素材,创设认知冲突 | 第19页 |
3.3.4 利用“将错就错”,创设认知冲突 | 第19-21页 |
3.3.5 利用物理学史,创设认知冲突 | 第21页 |
3.3.6 巧设“陷阱”,创设认知冲突 | 第21-23页 |
4 认知冲突策略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第23-45页 |
4.1 研究过程 | 第23页 |
4.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3页 |
4.1.2 研究内容的确定 | 第23页 |
4.1.3 研究方法的采用 | 第23页 |
4.2 认知冲突策略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 第23-29页 |
4.2.1 在新课导入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4.2.2 在知识点讲解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4.2.3 在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 第26-29页 |
4.3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认知冲突策略设计案例 | 第29-42页 |
4.3.1 案例一:超重与失重的教学设计案例 | 第29-36页 |
4.3.2 案例二:加速度的教学设计案例 | 第36-42页 |
4.4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第42-45页 |
4.4.1 实验班与对比班成绩对比分析 | 第42页 |
4.4.2 实验班师生访谈分析 | 第42-4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5.1 结论 | 第45页 |
5.2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1 | 第48-51页 |
附录 2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