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3页 |
(一)挖掘传统文化是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需要 | 第10页 |
(二)传承传统文化是幼儿园课程的责任 | 第10-12页 |
(三)继承传统文化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要求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16-17页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7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文本分析法 | 第17-18页 |
(二)文献分析法 | 第18页 |
(三)观察法 | 第18页 |
五、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一章 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关概述 | 第19-25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一)省编教材 | 第19页 |
(二)中华传统文化 | 第19-20页 |
(三)幼儿园课程 | 第20-21页 |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价值分析 | 第21-25页 |
(一)中华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 第21-22页 |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 | 第22-23页 |
(三)中华传统文化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中华传统文化在山东省省编教材中的应用分析 | 第25-46页 |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组织体系中的应用 | 第25-29页 |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主题内的应用状况 | 第25-27页 |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领域内的应用状况 | 第27-29页 |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内容体系中的应用 | 第29-34页 |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学内容中的应用状况 | 第30-33页 |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内容中的应用状况 | 第33-34页 |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体系中的应用 | 第34-40页 |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显性实施形式 | 第37-38页 |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隐性实施形式 | 第38-40页 |
四、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状况小结 | 第40-46页 |
(一)源于生活的单元设计 | 第41-43页 |
(二)螺旋上升的组织结构 | 第43-44页 |
(三)留有创生的课程实施 | 第44-46页 |
第三章 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应用中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第46-52页 |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应用中的问题 | 第46-48页 |
(一)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数量相对较少 | 第46-47页 |
(二)中华传统文化内容领域分布不均匀 | 第47页 |
(三)中华传统文化开发利用的种类较单一 | 第47-48页 |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应用存在问题的归因 | 第48-52页 |
(一)教材编写人员的组织构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第48-49页 |
(二)幼儿园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不足 | 第49页 |
(三)幼儿园未充分发挥教育合力的独特优势 | 第49-50页 |
(四)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到位 | 第50-52页 |
第四章 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的改善策略 | 第52-63页 |
一、优化传承方式,加强政策和条件支持 | 第52-54页 |
(一)国家给予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政策支持 | 第52-53页 |
(二)幼儿园建立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库 | 第53-54页 |
二、精选教材内容,合理编制幼儿园教材 | 第54-55页 |
(一)正确理解政策文件精神 | 第54页 |
(二)合理编排教材编写队伍 | 第54-55页 |
三、丰富应用方式,提升幼儿园的教研能力 | 第55-56页 |
(一)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园本课程 | 第55-56页 |
(二)建立健全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教研机制 | 第56页 |
四、利用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合力的独特优势 | 第56-58页 |
(一)充分发掘家庭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 | 第56-57页 |
(二)合理利用社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 | 第57-58页 |
五、增强教育意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第58-60页 |
(一)提高教师中华传统文化素养 | 第58-59页 |
(二)增强教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 第59-60页 |
六、增加教育内容,弥补课程的薄弱环节 | 第60-63页 |
(一)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第60页 |
(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在区域活动中的应用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注释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