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微流控芯片 | 第12-15页 |
1.2 纳流控芯片 | 第15-16页 |
1.3 微纳流控芯片工作电极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1 工作电极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1.3.2 工作电极的制作方法 | 第17-18页 |
1.3.3 碳电极 | 第18页 |
1.3.4 离子选择性电极 | 第18-19页 |
1.3.5 电化学修饰电极 | 第19页 |
1.4 微纳流控芯片预富集作用 | 第19-21页 |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第2章 纳流控二极管控制电极的设计与制备 | 第24-32页 |
2.1 纳流控二极管芯片的简介 | 第24-25页 |
2.2. 纳流控二极管控制电极的设计 | 第25-28页 |
2.3. 纳流控二极管控制电极掩模的设计与制作 | 第28-29页 |
2.4 纳流控二极管控制电极的制备 | 第29-30页 |
2.5 纳流控二极管控制电极的表征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纳流控三极管控制电极的设计与制备 | 第32-38页 |
3.1 纳流控三极管控制电极的设计 | 第32-34页 |
3.2 纳流控三极管控制电极掩模的设计与制作 | 第34-35页 |
3.3 纳流控三极管控制电极的制备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第4章 生物分子操纵芯片控制电极的设计 | 第38-44页 |
4.1 微纳流控芯片的结构与功能设计 | 第39-40页 |
4.2 控制电极的结构设计 | 第40-41页 |
4.3 参数功能设计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芯片生物分子操纵的模拟 | 第44-62页 |
5.1 微纳流控芯片控制电极的静电场模拟 | 第44-56页 |
5.1.1 电场分析方案与原理 | 第44-45页 |
5.1.2 微纳流控芯片控制电极静电场的有限元分析 | 第45-48页 |
5.1.3 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5.1.4 控制电极结构改进 | 第50-56页 |
5.2 微纳流控芯片内的生物分子控制模拟 | 第56-60页 |
5.2.1 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5.2.2 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6章 生物分子操纵芯片控制电极的制备 | 第62-74页 |
6.1 控制电极的材料与制备方案 | 第62-63页 |
6.2 微纳流控芯片控制电极的制备 | 第63-72页 |
6.2.1 微纳流控芯片控制电极掩膜的设计 | 第63-64页 |
6.2.2 控制电极的制备 | 第64-72页 |
6.3 薄膜电极的表征 | 第72-7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7章 芯片生物分子操纵控制实验台 | 第74-86页 |
7.1 实验台的功能和设计方案 | 第74-76页 |
7.2 实验台的组成 | 第76-79页 |
7.3 实验材料与步骤 | 第79-80页 |
7.3.1 DNA溶液及其缓冲溶液的配制步骤 | 第79-80页 |
7.3.2 实验步骤 | 第80页 |
7.4 微米通道与纳米阵列处的水流状况对比 | 第80-82页 |
7.5 芯片内生物分子的荧光测试实验 | 第82-85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8.1 结论 | 第86-87页 |
8.2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