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一、人类生态危机的挑战 | 第8页 |
二、党和政府的重视 | 第8-9页 |
三、人类文明发展趋势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9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生态文明观教育概述 | 第12-20页 |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由来 | 第12-14页 |
一、原始文明阶段 | 第12页 |
二、农业文明阶段 | 第12页 |
三、工业文明阶段 | 第12-13页 |
四、生态文明阶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 第14-17页 |
一、生态文明观教育等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二、生态文明观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 第15-16页 |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与地理学科的关系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0-22页 |
第一节 中学生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一、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应对生态危机挑战的重要举措 | 第20页 |
二、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中学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20页 |
三、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是提高中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渠道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中学生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可行性 | 第21-22页 |
一、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独特优势 | 第21页 |
二、地理新课程与生态文明观教育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 第22-38页 |
第一节 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施原则 | 第22-23页 |
一、实践性原则 | 第22页 |
二、综合性原则 | 第22-23页 |
三、持续性原则 | 第23页 |
第二节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观教育 | 第23-30页 |
一、挖掘教材资源,培养生态文明观念 | 第23-25页 |
二、结合时事热点,培养生态文明观念 | 第25-27页 |
三、联系乡土实际,培养生态文明观念 | 第27-28页 |
四、变革教学方法,培养生态文明观念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观教育 | 第30-36页 |
一、开展主题环保宣传活动 | 第30-31页 |
二、进行实验活动 | 第31-33页 |
三、组织环保嘉年华活动 | 第33-34页 |
四、参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 第34-35页 |
五、开展社区环保服务 | 第35页 |
六、其它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 第35-36页 |
第四节 渗透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效果评价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