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式结构“光A就B”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范围副词“光”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副词“就”的研究 | 第11-14页 |
1.2.3 “光A就B”的零散研究 | 第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2 “光A就B”结构的语表考察 | 第15-23页 |
2.1 结构分类 | 第15-17页 |
2.1.1 语表角度的分类 | 第15-16页 |
2.1.2 语义角度的分类 | 第16-17页 |
2.2 变项A的构成 | 第17-22页 |
2.2.1 语法构成角度 | 第17-20页 |
2.2.2 语义性质角度 | 第20-22页 |
2.3 框式结构“光A就B”的主语位置 | 第22页 |
2.4 框式结构“光A就B”的句法分布 | 第22-23页 |
3 “光A就B”结构的语义分析 | 第23-33页 |
3.1 “光”和“就”的语义分析 | 第23-27页 |
3.1.1 “光”的语义特征 | 第23-26页 |
3.1.2 “就”的语义特征 | 第26-27页 |
3.2 “光A就B”的结构意义 | 第27-29页 |
3.3 “光”的语义指向 | 第29-32页 |
3.3.1 变项A为名词性成分时 | 第29-31页 |
3.3.2 变项A为动词性成分时 | 第31页 |
3.3.3 变项A为介宾短语时 | 第31-32页 |
3.4 “就”的语义指向 | 第32-33页 |
4 “光A就B”结构的语用分析 | 第33-40页 |
4.1 “光A就B”的语用分析 | 第33-36页 |
4.1.1 “光A就B”的预设和焦点 | 第33-34页 |
4.1.2 “光A就B”的会话含义 | 第34-35页 |
4.1.3 “光A就B”的会话结构 | 第35-36页 |
4.2 “光A就B”的语用功能 | 第36-40页 |
4.2.1 主观性评价功能 | 第37-38页 |
4.2.2 信息功能 | 第38-40页 |
5 同义变式比较 | 第40-46页 |
5.1 “仅/单/只A就B” | 第40-43页 |
5.1.1 “仅A就B” | 第40-41页 |
5.1.2 “单A就B” | 第41-42页 |
5.1.3 “只A就B” | 第42-43页 |
5.2 “光A都B” | 第43-46页 |
6 “光A就B”结构的框式化进程 | 第46-54页 |
6.1 “光”和“就”的虚化 | 第46-49页 |
6.2 “只A便B” | 第49-50页 |
6.3 古代汉语中“光”的相关结构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