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

怀宁方言的接触现象初探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1.1 怀宁县的地理概况与历史变革:第7-8页
    1.2 怀宁方言的研究现状第8-9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第9页
    1.4 语言接触与我国语言接触研究的现状第9-11页
        1.4.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4.2 国内研究的现状第10-11页
    1.5 方言代表点、发音人情况简介第11-12页
        1.5.1 方言点第11页
        1.5.2 发音人第11-12页
    1.6 语料来源第12-14页
第二章 怀宁方言的语言特征及接触影响第14-42页
    2.1 两个方言小片的音系整理第14-16页
        2.1.1 石牌镇的音系(石牌片):第14-15页
        2.1.2 清河乡的音系(高洪片)第15-16页
    2.2 声母的语音特点及比较:第16-29页
        2.2.1 全浊声母的特点分析第16-18页
        2.2.2 怀宁地区泥、来母的特点分析第18-20页
        2.2.3 怀宁地区古见系的读音特点第20-22页
        2.2.4 怀宁地区精知庄章声母的特点分析第22-27页
        2.2.5 关于疑、影母今读类型:第27-29页
    2.3 韵母的特点及比较第29-38页
        2.3.1 阴声韵之假摄的特点分析第30-31页
        2.3.2 阴声韵之遇摄的特点分析第31-33页
        2.3.3 阴声韵中流摄的特点分析第33-36页
        2.3.5 阳声韵之宕、江摄的特点分析第36-37页
        2.3.7 阳声韵之梗摄的特点分析第37-38页
    2.4 声调的特点及比较第38-41页
        2.4.1 调类的比较第38-41页
    2.5 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怀宁方言在语法方面的接触第42-49页
    3.1 词法第42-45页
        3.1.1 人称代词第42-44页
        3.1.2 指示代词第44-45页
    3.2 句法第45-48页
        3.2.1 疑问句第45-47页
        3.2.2 体助词“着”第47-48页
    3.3 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怀宁方言在词汇方面的接触第49-58页
    4.1 与周边方言的词汇比较第49-57页
        4.1.1 怀宁方言和赣语在词汇上的差别与联系第52-55页
        4.1.2 怀宁方言和江淮官话在词汇上的差别与联系第55-57页
    4.2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造成怀宁地区方言接触现象的原因第58-62页
    5.1 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第58-59页
    5.2 行政区划因素第59页
    5.3 移民的因素第59-60页
    5.4 黄梅戏的传播第60页
    5.5 推广普通话的影响第60-62页
第六章 怀宁方言的分区第62-66页
结语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视域下的信息动画研究
下一篇: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