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银行培训体系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2 培训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12-24页 |
| 2.1 培训相关理论综述 | 第12-21页 |
| 2.1.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2-13页 |
| 2.1.2 培训的定义 | 第13页 |
| 2.1.3 培训体系综述 | 第13-21页 |
| 2.2 银行培训体系的国内外经验 | 第21-24页 |
| 2.2.1 大通曼哈顿银行培训实例及启示 | 第21-22页 |
| 2.2.2 招商银行培训实例及启示 | 第22-24页 |
| 3 潍坊银行培训体系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4-34页 |
| 3.1 潍坊银行概况 | 第24页 |
| 3.2 潍坊银行人力资源状况 | 第24-26页 |
| 3.3 潍坊银行培训体系概况 | 第26-30页 |
| 3.3.1 潍坊银行培训的组织体系 | 第26-27页 |
| 3.3.2 潍坊银行培训项目简介 | 第27-29页 |
| 3.3.3 师资队伍构成 | 第29页 |
| 3.3.4 课程体系 | 第29-30页 |
| 3.4 潍坊银行培训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 3.4.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0-31页 |
| 3.4.2 员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31-34页 |
| 4 潍坊银行培训体系设计 | 第34-48页 |
| 4.1 培训需求分析体系 | 第34-38页 |
| 4.1.1 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 第35-37页 |
| 4.1.2 培训需求调查的方法 | 第37页 |
| 4.1.3 培训需求的确认 | 第37页 |
| 4.1.4 培训需求的调整 | 第37-38页 |
| 4.2 培训课程建设 | 第38-40页 |
| 4.2.1 加强课程开发 | 第38-39页 |
| 4.2.2 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第39-40页 |
| 4.3 培训师队伍建设 | 第40-42页 |
| 4.3.1 加强专职培训师培养 | 第40-41页 |
| 4.3.2 完善外部兼职培训师资库 | 第41页 |
| 4.3.3 培训师行为绩效考评及管理 | 第41-42页 |
| 4.4 制定培训计划 | 第42-44页 |
| 4.4.1 培训计划的内容 | 第42-43页 |
| 4.4.2 培训计划制订流程 | 第43-44页 |
| 4.5 实施培训计划 | 第44-45页 |
| 4.6 培训效果评估 | 第45-48页 |
| 4.6.1 反应层评估 | 第45-46页 |
| 4.6.2 学习层评估 | 第46-47页 |
| 4.6.3 行为层评估 | 第47页 |
| 4.6.4 结果层评估 | 第47-48页 |
| 5 培训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 第48-50页 |
| 5.1 提高各级管理者的培训意识 | 第48页 |
| 5.2 培训文化氛围的营造 | 第48页 |
| 5.3 增加培训投入 | 第48-49页 |
| 5.4 培训考评激励制度 | 第49-50页 |
| 6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录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